各县(区)农业农村局:
当前正值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关键时刻,也是中药材春季管理的关键时刻。为加强中药材生产管理,确保疫情防控期间中药材生产稳定发展,全面提升中药材生产种植水平,不断扩大中药材基地种植面积,结合我市区域特点,提出中药材栽培技术指导意见如下:
一、加强倒春寒防控
春季气温回升,有利于中药材的萌发和生长,但早春气温不稳定,倒春寒、连阴天时有发生,易造成中药材冻害或冷害,要加强灾害性天气监测,做好预案,及时落实防灾减灾技术措施。如人参、西洋参等多年生根类药材,可适当延后去掉防寒物,降低倒春寒对中药材生产的影响。
二、注重商情管理
从目前来看,由于去年冬季降雪较充足,分区域土壤墒情较好,土壤墒情可能过高,在平地栽培的品种如苍术、桔梗等药材,要注意保持药田周边排水沟通畅,及时清理排水沟,保障顺畅排水,避免形成积水。同时要注意作业道的清理加深,保证床土水分不至于过大。此外,春季温度升高较快,水分快速蒸发,易导致土壤水分不足,建议增加灌溉设施,保持适宜土壤墒情,确保出全苗。
三、科学规划种植
今年发生新冠肺炎疫情,中医药作用凸显,结合我市区域土壤类型、气候特点等生态资源条件,重点构建优质中药材生产区,每个区域都有重点发展的主要品种,我市道地、特色药材应在适宜区发展,不要越区种植。
四、合理选择地块
防风、赤芍、黄芩、柴胡、桔梗等根茎类药材,应选择沙壤土或腐殖质土的坡地、山坡地栽培,这样种出药材根部分枝少,表皮光滑,扎根深,产量高,品质好。不宜选择黏土、盐碱土、白浆土和易积水的地段种植,这些土壤栽培的药材根系小、分枝多、表皮粗造、产量低、品质差。
五、精细选择种子
“种子好、药材好,药材好、药才好”。一定要到信誉度高、经营时间较长的企业购买种子,保留好购种发票凭证。人参、刺五加、五味子、赤芍等要买处理完的种子,否则播种不出苗。中药材种子南北差异较大,国内外药材需求标准不同,一定要详细了解品种特性。
六、提早修剪整枝
今年冬季雪大,五味子要提早修剪。修剪主要是为了调节全株的营养,控制养分的不必要损耗,要控制基生枝的大量发生,要选择3~5个粗壮枝条培育,其余基部枝条全部剪掉。剪去过多的短果枝,对多年的中、长果枝,枝条间距一般要留10cm间距,避免互相缠绕,以便通风透光,利于结果。
七、适时撤土松土
棚栽人参解冻后,越冬芽萌动时,搂去防寒草和上面的盖土,再用耙或二齿搂松表土,平推平拖,不要碰伤根部和芽苞。撤土过早易受早春冻害,过晚憋芽子,影响生长。5月上旬为宜。撤土时要清理好排水沟,防止早春桃花水造成内涝。
八、病虫草害防治
加强中药材病虫草害早期综合防控。针对春季中药材易发的立枯病、白粉病、猝倒病、锈病等病害,在加强监测预警的基础上,综合运用农艺、物理、生物防治措施,控制病害发生。如人参、西洋参等多年生中药材出苗前期防控病虫害至关重要,在出苗前要进行一到两次病虫害消杀,用99%恶霉灵粉剂倍、2.5%高效氯氟氰菊酯倍等处理床土,可对后期病虫害防控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针对中药材田间杂草危害,可以采用玉米、水稻、小麦秸秆进行覆盖,也可采用地膜覆盖、铺设防草布等防草措施。
九、增强种植学习
中药材生产刚刚起步,配套栽培技术正在逐步完善,不同品种种植技术千差万别,如防风、柴胡套种栽培出苗率高,刺五加、五味子、返魂草育苗栽培,赤芍芽头栽培效果更好,平贝适宜半山区生产。要通过农业培训平台,学习掌握中药村种植关键技术。
十、强化疫情防控
各中药材加工企业,要严格落实疫情防控措施,做好消毒工作,保障企业工人安全作业环境。企业工作人员要增强自身防护意识,做好个人防护,在工作过程中正确佩戴口罩、勤于洗手,应避免聚集,尽量分散作业。
来源:市农业农村局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