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未想过自己会有在异国他乡的衾中入眠、与不同肤色的人一同生活的机会,直到填写完入境单,飞机轰然着陆的那一刻——我才懵懵然地发现,我已经到了波士顿。这片让莘莘学子辗转难寐的土地,正在我脚下。
于是种种景物铺陈开来,各色人物渐渐熟络,学校、社区、家庭、景点、购物、上课……几条主线如丝带般来回穿插,翩飞于短短十天的行程中,将整个中美文化的异同展现在我眼前。
美式的精英教育
BBN是一所有着精英式教育的私立学校,算上lowrschool,Middlschool和小学部统共余人。三个学部却只相当于我们一个年级的人数。课程设置方面,他们不仅有数学,物理,英文,历史,政治这些常规科目,还有可供选择的美术类课程,比如电影、绘画;多种的语言课程,如中文、阿拉伯文、俄文、拉丁文;还有丰富的体育项目,如击剑、篮球、冰球、攀岩。他们的学生每天需要完成两个小时的体育锻炼。课程难度也是可选择的,比如数学课就可根据自身水平学习几何、代数或是微积分。如果高一的同学有能力,上高二的课也是可以的。10-20人的小班课程保证了如果同学有缺漏或者跟不上的地方,老师能够投入很多时间为单个同学解答疑难。这大概是小规模精英式教育最明显的长处了。
美式的温情与感恩
接待我的Adriana一家,算上猫和狗,一共6口人。
Adriana家并不算太大,两层带地下室的小洋房没有乒乓球室、没有私家电影院,在同校似乎“非富即贵”的同学中大概算中产层次,但是家中的氛围却紧凑而温暖。
第一晚,我刚刚适应了比北京稍冷的气温,在车上和Adriana说着话,大家互相还有些生疏。当车拐进她家的街道时,映入眼帘的是一个闪着一圈红黄电彩灯的大房子,彩色的光辉在黑暗的社区中最是显眼,漂亮极了。我兴奋无比地问:“这就是我们家吗?”
“是啊。你喜欢吗?”她的妈妈是笑着说的,浅淡的眉毛向上微挑,白皙的肤色和立体的五官隐隐显出她们的乌克兰血统。
“嗯!”
待我走进洋房后,看见了热情的爸爸和姐姐,当然还有迎面而来的小狗,和一只趴在姐姐怀中的懒懒的猫。送了礼物,做了自我介绍,忽然置身于这样一个温馨几乎要溢出来的环境中,我竟有了一种恍然的不真实感,只是傻傻着笑,尽力地说着蹩脚的英文,尽管被寄宿爸爸赞道“比他们的中文要好”。后来的几天那彩灯并没有常开着,我才知道,他们那天是专门为我而亮的灯。
Adriana家宠物有两只,一只是猎犬品种的狗“太妃”,一只是高冷粘人两不误的猫“蒂卡”。太妃跟我建立了很深的情感,我喂过她、溜过她、耍过她、也忘记过给她食物,搞的她一下午都在妈妈面前转悠乞讨晚饭。我临走的那一天,太妃突然一时兴起,要跟我玩丢球游戏,一边摇头一边蹭人想要让我拿走她嘴里的球,却又一边死咬不松口。抢到球——扔出去——她捡回来——再抢……后来,我坐飞机离开前,在机场看到印着Toff的太妃糖后,种种回忆一下涌上心头,想到这个痴爱松鼠却每每抓不到的“squirrlgirl”,这个笨到认不出是我而不是爸爸扔的球的狗狗,这个刚刚与我建立友情请却要分开的小生物,我竟哭了出来。太妃糖的浅栗,一如这只小狗的肤色。
恍然间,我似乎已经在十天里,被美国式的多愁善感潜移默化。
爸爸是个随性的人,身材高大,看起来从事着高科技职业,在家里十分暖心。每天上学去学校的路上,爸爸总是会跟我聊各种各样的事,比如今天要去哪儿玩,觉得波士顿怎么样,北京怎么样,以及为何当地没有污染,重什么产业等等。之前我并不擅长聊天,总是他在费力地找话题聊天,后来变熟了,我渐渐习惯了美式的健谈和"smalltalk,"也开始主动地说话。每个清晨,我们一边坐在车内,感受着公路的曲曲折折,看查尔斯河一路流淌,路旁的跑步者挥洒汗水,心情自是愉悦。
爸爸喜欢给我看他们家出游的照片,一张张照片各式各样的笑容记录了他们家点点滴滴的欢乐。他还热爱各种游戏、运动,他常带着我来到阁楼玩桌上足球,耐心的教我规则。为了让我走时留下更多回忆,他打开地下室的门,手把手地教我玩桌球,尽管他的水平明显比我高超很多,但在最后一局他装作失误的样子,“让”我赢了一局。有一次接我回家,说着说着他开车绕到了BC(波士顿学院),专门让我看看我好奇的BC校园长什么样子。
不仅Adriana家的爸爸暖心,妈妈也心思缜密,为人和善。她负责持家,印象中她的眉头总是拧成一个结的,可能是操劳太多的缘故,但是笑起来眉心又完全地放松了,令人倍感亲切。
我的购物需求都是妈妈为我满足的,载我来到商场后,她帮我看包、问价、甚至是排队。印象中她似乎总是不会买东西,只是静静地陪着我。
她的心细还体现在知道我将要钢琴表演,一连几天热切地问我是否需要练琴,说如果需要的话可以在客厅里弹。当我的《乱红》奏完时,Adriana一家都鼓掌叫好,妈妈问我是否是电影中的曲子,我说不是,是中国风,她也会心的点点头。
倒数第二天,她怕我吃腻了西方的饭菜,做了一份甜里带咸的泰餐给我吃,因为这是“亚洲菜”。嚼着甜虾,我感动不已。除此之外,她还会做印度的咖喱、香甜的香蕉煎饼、草莓短蛋糕、Pasta、熏鸡肉等等,总之为了让我吃好,Adri的妈妈是花了不少心思的。
有一次去看管弦乐演出,我不知怎样穿戴才好,于是穿了一套正装,照了照镜子,却感觉不太自然。我拿不定主意,正好看到爸爸妈妈在楼下看电影,我怯怯地问他们:“衣服可以吗?”妈妈站起身,看了看,有把握地点了点头,说:“你配了长裤,很合适!”虽然我不完全清楚为什么配长裤就合适,但当时一下就放松了悬着的心,有了一种“家”的踏实感。那天离场时,已经很晚了,我们在寒风中出门寻找家长。走到戏院的侧面,我忽然就看到了妈妈裹着大衣向我招手。上了车,一阵暖气的热流扑面而来,妈妈热情地向我问着管弦乐表演的情况,我也开心地说了一天收获。一时间,我忘记了这里是大洋彼岸,仿佛真的是在回自己家的路上和妈妈闲谈。这种心知“天涯有人在等你”,忧闷烦恼有处可诉,快乐甜蜜一同分享的舒然惬意,是寄宿家庭能够给予我们交换学生的,最珍贵的礼物了吧。
偶尔翻出庆祝生日时我们在海港拍下的那张风中凌乱的合影,每个人都笑得那么舒心、那么随意,似乎丝丝烦忧都随风飘去了。
美式的大胆挑战和尝试
我的同伴Adriana在学校的体育项目是击剑,当时我并不认识Fncing这个词,迷茫地看她比划着击剑动作,才知道她说的是击剑。
“击剑在中国难道不流行吗?”“嗯,不算是普及。”“那你会吗?”“不会。”我只好这般搪塞过去,其实我连一次比赛都没有看过呢,总觉得这是项危险系数极高的“冷门”运动。
“没事,你周一跟我去试试吧,击剑俱乐部那儿有多余的装备,你可以用。”她眨着眼睛,热情的邀请我。
不尝试,我竟不知我骨子里也有那种美式的“见到新事物一定要一试到底”的精神。
BFC是波士顿击剑俱乐部的简称,离学校不太远,每天都有校车来回往返于学校和俱乐部。里面很大,很宽敞,除了BBN的同学之外,还有初学的小孩子和成人。
击剑是项入门不易的运动,初学者甚至需要练一两年的脚法。但是我就这样误打误撞的跟着Adriana上了击剑场。
换好繁复的装备后,第一个热身运动传球游戏间我就暴露了体能的劣势。这时我注意到场地外有一位只身站着的女教练,看上去年纪有些大了,慈祥的笑纹随着眼角上飞,她的慈眉善目竟给了我主动跑过去搭讪求助的勇气。
问完传球的规则,又介绍了我的身份,我和她十分自然地交谈了起来,她说她叫Sally,得知我的英文名后,她引领我来到击剑区,开始教我一些基础脚步。她把两脚摆成“L”型,上身微蹲,告诉我正确的姿势是什么样的。之后她又教我用了剑,学习了击剑比赛种种口令的含义。我总是不敢用剑使劲地攻击对方,怕伤到了对手,她就耐心的告诉我要怎样使劲让剑头弯曲。她就这样不厌其烦地教着我,渐渐的,语言似乎没有构成障碍,Sally说的每一句话都和着她的肢体语言让我心领神会。若我的动作做对了,她会表情夸张地赞赏我,用高昂的语调说,“Ys!YsJoy,youarsogood!”
原来,美国式夸张的表情和肢体语言,有构建起一种超乎语言默契的能量。
一个小时过去后,我大汗淋漓地脱下头盔,用她所教的击剑礼仪剑头点地,互相握手。她不太细腻的手紧紧地握着我的手,眼里露出赞赏的目光:“你真的很擅长击剑,留在美国继续学吧!”
第三次击剑结束后,我与她依依惜别。
“回到中国也要继续学击剑啊!你有优势,对了,你已经高一了是么?”她想了想,认真地说,“年龄有点大了,但是没关系,可以用身高弥补嘛。记得回来啊——”
“嗯,我会来看你的。”我答应她。
美式的洒脱与释然
不管是Sally还是Adriana一家,我再次见到他们的机率少之又少,这一别大概就是永远了。其实人生路漫漫,在路上碰到的无数的人,谁不是“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呢,用十天来认识一些人,十天之中惺惺相惜,痛快地分享悲伤喜乐,十天后离别时,就不应再留憾。
波士顿城的色调是蓝紫色的,天空干净,海碧波澄澈。最美好的不过连天的晚霞,绚烂夺目,似乎用尽了整个调色盘的颜色。然而晚霞也易逝,转个弯的功夫,就被林立的高楼遮住光芒。苦于抓拍不到最美的景致,我干脆放下相机,只用眼睛来捕捉炫丽的一幕幕。用心欣赏,持续不长久又如何?后面还会有更夺目的风景,等我发现。
放下相机的一刻,我懂了波士顿的精神。
当夸张成了常态
夸张的眷恋,哪怕对生命里只逗留了数日的小猫小狗
夸张的示爱,哪怕为了一个只有十天缘分的东方女儿
夸张的谬赞,哪怕剑头点地后或许就要永远远隔重洋
这是美式的表达,美式的生活,美式的态度
美式的真性情
但愿她,但愿他们,
看到了当这不常见的夸张成为了常态,
热情与爱,也成为了常态。
上期嘉宾姓名更正为王新雨,RIEX特此致歉!
声明:由于本期使用了大量交流同学的真实照片,所有照片禁止非本平台交流分享以外的一切用途
RIEX邀你同行:想为上方这样的故事构图执笔?想为线下与来访交流生的联谊交流活动奔走助力?
曾经的赴外交流团成员,曾经的host,想为未来的文化交流发挥余热?只是想为国际文化交流做点什么?RIEX盛大招新!有心的你,我们来者不拒!
招新详情与报名方式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jiubiyinga.com/xwgj/107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