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新雄副主任中医师
岭南地区得天独厚的地理生态环境孕育了一个物种多样、生态环境优越的天然药用植物资源库。特产的广药、南药品种优良,疗效确切,深受岭南医家的青睐。廖新雄医师师从岭南名医、金匮专家陶葆荪,临床上善于结合岭南独特的气候、地理环境以及岭南人特有的体质特点,三因制宜,病证结合,在辨证论治基础上遣用岭南道地药材治疗多种心肺系、肠胃疾病,效果满意。现将廖新雄医师临床运用岭南草药的经验小结如下。
一、五指毛桃、鸡血藤
五指毛桃始载于《生草药性备要》,原名五爪龙,性味甘平,归脾、肺经,具有益气补虚、行气解郁、壮筋活络、健脾化湿、止咳化痰等功效。《广东中药志》载其可“益气健脾,祛痰平喘,行气化湿,舒筋活络”。廖医师认为,广东地处岭南,湿气较重,正如《岭南卫生方》所载:“岭南既号炎方,而又濒海,地卑而土薄。炎方土薄,故阳燠之气常泄;濒海地卑,故阴湿之气常盛”。岭南人群中属气虚湿阻体质者十分多见,此乃天人相感是也。五指毛桃为岭南道地药材,其性味、功用十分切合岭南人群“虚不受补”的体质特点以及致病特点,有“南芪”之称。
五指毛桃一方面补益脾肺、扶助正气,补气之中而无升提之虞;另一方面化痰去湿,兼有行气通络之功,补而不滞,祛邪而不伤正气。廖医师在临床上常选用五指毛桃15~30g,甚至更大剂量以治疗各种心肺系疾病,益气健脾则配合黄芪、党参、太子参等;活血化痰通络则配合法半夏、瓜蒌皮、丹参、三七、鸡血藤之属。
经云:“少火生气,壮火食气”。廖医师认为,本品益气补虚,功同北芪,却不温不燥,药性温和,补而不峻,正合内经“少火生气”之意,尤宜于虚不受补之患者,是岭南药材中一味难得佳品。久病脾虚,久咳肺虚,正虚不能胜邪等症,皆宜选用。
鸡血藤为蝶形花科鸡血藤属鸡血藤的藤茎,因“茎砍断后有血红色乳汁溢出”而得名;性味“苦甘,温”,功能“补血活血,祛风湿,通经络,强筋骨”。廖医师治疗肢体麻痹,善用鸡血藤,认为本品集养血补血与活血通络于一身,养血而不腻滞,活血而不温燥,是一味难得佳品,血虚肢体麻痹疼痛诸症最常选用本品,效果满意。治疗颈椎病头晕,常用五指毛桃、黄芪、太子参、鸡血藤、丹参、乌梢蛇、全蝎、地龙、葛根、桂枝、羌活等。
二、素馨花、广佛手
素馨花性味苦,平,无毒,功可疏肝解郁,行气调经止痛。《广东中药》谓其“疗肝郁气痛”;《岭南采药录》称其“解心气郁痛,止下痢腹痛”。广佛手为芸香科柑橘属植物的成熟果实,性辛苦温,归肝脾胃肺经,功用疏肝解郁,理气和中,燥湿化痰。《黄帝内经》提出“百病生于气”的观点,气郁是致病的重要病因。清代费伯雄《医醇胜义》曰:“七情之伤,虽分五脏而必归本于心”。心藏神,主神明而为脏腑之主,故情志所伤首伤心神,然后作用于相应脏腑,导致其气机运行失常,影响脏腑气机而发病。
廖医师多年临床经验发现现代疾病情志致病越发突出,这与现代人心浮气躁、易于焦虑、抑郁等心理特征密切相关,由此通过“疏肝”之法来调畅情志达到治病效果就显得尤为重要,如可通过疏肝和胃法治疗慢性胃炎伴有睡眠障碍、焦虑等心理疾病患者。在辨证论治的基础上,常用四逆散配伍素馨花、广佛手、橘络、海螵蛸、茜根、沉香、香附、川楝子、延胡索等以疏肝和胃,理气通络止痛。
三、龙脷叶、人参叶、枇杷叶、屈头鸡
廖医师临床上喜欢运用花、叶类中药材,花叶类药物质地轻盈、药性轻清、味道清香悦人,毫无攻伐破气之虞。疾病的产生往往是由于人体内正邪之间失衡,所以治病者,当调和阴阳,以平为期,不可一味攻伐邪气,而应通过调和正邪之间的关系,助正气以恢复其用。
《陆川本草》谓龙脷叶“性平,味淡。清肺,治肺热咳嗽”。《南宁市药物志》记载其“甘,平。止痰火咳嗽哮喘。治内伤肺痨失音,喉痛”。《岭南采药录》载:“治痰火咳嗽:龙脷叶和猪肉煎汤服之”。廖医师临床运用龙脷叶治疗咽喉干痒不适,久咳不愈,口燥痰少或痰黏稠不易咯出,夜间、晨起或遇物刺激咳甚,证属肺热痰燥者,常合用人参叶、枇杷叶、屈头鸡以收清金润肺降气之功。廖医师指出,人参叶入肺胃经,性味苦泄甘润而寒,能疏能降,能宣泄风热,清热润燥,能益气生津,使津液上承;龙脷叶性甘平,味淡,入肺经,能平肝肺之火,利痰,以使浊降清升,热去痰消;枇杷叶性微寒,味苦辛,芳香去浊,善于清肃热痰,为治疗肺热咳嗽之常品;屈头鸡其味甘、苦,性微温;有毒,有清热利咽,润肺止咳之功效,与“三叶”相配伍,清化润降相合,其性轻清上扬,质地轻而走上焦,易达肺咽,轻可去实,可疗华盖之疾。
四、扭肚藤、救必应、鸡蛋花
扭肚藤味微苦性凉,有清热解毒,利湿消滞之功效。《岭南采药录》记载其:“治湿热腹痛,大便不畅。”救必应性味苦寒,清热解毒;利湿;止痛,廖医师常用于治疗急性肠胃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引起的胃痛、腹痛。鸡蛋花味甘,微苦,性凉,归肺、大肠经,清热解毒,利湿,止咳,《岭南采药录》称其:“治湿热下痢,里急后重,又能润肺解毒。”廖医师常用三者配伍木棉花、绵茵陈、海螵蛸、地榆、槐花、黄连、木香治疗湿热腹痛、腹泻、脓血便等,疗效甚佳。
五、土牛膝、岗梅根、咸竹蜂
《常用中草药手册》载:“土牛膝,性味功能:苦凉,清咽利喉,清热解毒,主治用法:为喉科常用药,用于防治白喉,治疗扁桃体炎,咽喉炎”。张俊荣主编《岭南中草药撮要》载:“土牛膝,常用别名广东土牛膝,功效应用:清热解毒。用治热毒咽喉肿痛,主治白喉,此外,以鲜品捣敷可治跌打肿痛”。广东土牛膝被广泛应用于治疗咽喉疾病,并被誉为喉科要药。岗梅根味苦甘性寒。清热、生津、散瘀、解毒。《实用中草药》记载其:“治急性扁桃体炎,咽喉炎。”咸竹蜂,竹蜂,又称为竹蜜蜂、乌蜂、象蜂,因使用前用盐水腌浸,故称之为咸竹蜂,其性寒、味甘酸、无毒。功能与主治:清热化痰,利咽止痛,祛风定惊。用于风痰闭窍所致的失音不语,癫痛抽搐,咽喉肿痛,口疮,小儿惊风。廖医师常用三者配伍马勃、元参、牛蒡子、银花、连翘、射干治疗急性咽炎,症见咽喉肿痛、声嘶失音等。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方草药治一方病。”岭南地处亚热带,阳光在长期的生产劳动过程中,岭南人民积累了有关药用植物和药用动物采集、栽培、养殖和防病治病等方面的丰富经验,值得我们挖掘、继承以及发扬。廖医师临床上善于发现并运用岭南药材治疗各种内科疾病,思维开阔,不陈泥于古方古药,在辨证论治的基础上针对岭南气候地理特点、岭南地区人群的体质特点以及岭南疾病发生、发展的规律,三因制宜,病证结合,选用之药材物美价廉,性味平和,疗效肯定,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医生介绍廖新雄
副主任中医师
诊疗科目:中医内、妇、儿科专业特长:擅长治疗咳嗽、鼻炎、咽喉炎、胃炎、胃及十二指肠球部溃疡、肠炎、胆囊炎、肝炎、肾炎、风湿关节炎、腰腿痛、颈椎病、头晕头痛、高血压、心脏病、妇女月经不调、小儿发热、水痘、荨麻疹、疳积等疑难疾病。出诊时间:星期三、五、日(上午)执行编辑:徐长卿,知晓
插图来源:千图网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