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归人文关怀
年4月,我到波士顿参加哈佛中国论坛,第一次见到高瓴资本的创始人兼CEO张磊。
交流中问他什么是好的投资。他打了个比方,说美国的退休老人把一部分储蓄交给创投公司,投入药品公司的研发,研发出新型的治疗高血压的药物,治愈了他们的疾病。
这个关于信任与善的循环的例子我一直记着。我年进入媒体,那年沪深交易所成立,股市正式启航,但多年来,“投资”在很多人心目中是和庄家、炒作乃至黑幕、骗局相关联的。“割韭菜”甚至成了股市投资的别名。
当你习惯了呼吸污染的空气,听到张磊这样负氧离子含量很高的回答,会觉得特别清新。
那次论坛还见到了刘强东。年,高瓴投资京东3亿美元,助力京东全面布局仓储物流,“烧出核心竞争力”。年,在腾讯战略入股京东15%、双方合并电商资产的著名交易中,张磊也是重要推手。他说,京腾交易的核心其实只有四个字——移动、库存。腾讯的优势在移动端,实体商品的库存管理是腾讯的劣势,但却是京东的优势,而京东又急需线上的流量。
在张磊的穿针引线下,马化腾的库存痛点与刘强东的流量盼点一并解决。
在哈佛的演讲中,刘强东说几个月前法国总理问他怎么看中国经济。“年年都说中国经济今年要出问题,明年要出问题,后年要出问题。为什么我认为不会?因为今天晚上10点钟你去北京朝阳CBD的时候,会发现所有商铺都是灯火通明,有无数人在加班加点,只要中国的年轻人在拼命努力,在创业、在创新,中国的经济就不会出问题。”
刘强东还提到了高瓴:“我每次到美国,非常多华人留学生都告诉我,说要在美国工作几年,有了经验之后再回国。这是10年前的老观念了。你看高瓴资本,听这名字,起得土不拉叽的,但从管理万美金到亿美金,10年的时间,它的成长速度不比全球任何一家优秀的基金公司慢,甚至更快。你们要赶快回国加入中国的基金。”
刘强东的评价没错。从年创立至今15年,高瓴已是一家享誉世界的创新投资集团,跨越一二级市场、美元人民币币种,覆盖早期投资、风险投资、PE投资、并购等多种形式,为企业提供全周期、全阶段的资本和赋能解决方案,这一TotalCapital的路径在中国独树一帜。
凭借卓著的信誉,年高瓴募集的一只美元PE基金,完成了亿美元的募资额,为年度亚洲之最。
不过高瓴的名字并不像刘强东所说,是土不拉叽的。它取自“高屋建瓴”,指对事物要有全面、透彻和长远的了解。其英文名Hillhouse的字义与中文名暗合,源自张磊读研究生时的母校耶鲁大学有一条名叫HillhouseAvenue的街道,每当秋日,路旁铺满金色的落叶,曾被狄更斯和马克·吐温称作“全美最美小路”。
拿着耶鲁捐赠基金的万美元起步,高瓴何以走到今天?张磊的投资之道究竟为何?在最近出版的《价值》一书中,张磊首次系统做了回答。
他说:“我们相信真理、科学,相信人文、正义。我们要做经得起时间检验的事,有些企业坚决不投,有些钱坚决不赚,回归人文关怀,是我们在价值投资实践中所必须遵循的最高准则。”
“我们希望将投资赋予更多人文关怀上的意义,做提供解决方案的资本和良善资本,通过长期投资、赋能投资为社会创造更多的普惠价值。”
何谓价值投资?
作为价值投资的倡导者和实践者,张磊此书的书名中没有投资,而用了价值。也许他是希望用“价值”为投资正本清源。
何谓投资?大致有三重认识。
一是把投资当成击鼓传花的活动。
凯恩斯在《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第十二章中说:“从事职业投资,好像是玩‘叫停’、‘递物’、‘占位’等游戏,是一种消遣,谁能不先不后说出‘停’字,谁能在游戏终了以前把东西递给邻座,谁能在音乐终了时占到一个座位,谁就是胜利者。”
凯恩斯还说:“从社会观点看,要使得投资高明,只有战胜时间和无知的神秘力量,增加我们对未来的了解;但从私人观点,所谓最高明的投资,乃是先发制人,智夺群众,把坏东西让给别人。”
二是把投资当成控制风险、获得回报的活动。
本杰明·格雷厄姆与戴维·多德在名著《证券分析》中说:“投资就是通过透彻的分析,保障本金安全并获得令人满意的回报率。”
张磊的好友、高毅投资创始人邱国鹭专注二级市场投资。他在年哈佛中国论坛上说:“投资就跟遛狗一样,股票的内在价值是人,股票的价格是狗。”他比较,在美国,可能你遛狗用的狗绳两米,大致还能掌握范围,在中国,狗绳可能有两百米。另外,美国的空气好一些,而中国雾霾严重一点。在中国做投资,价值的偏离度经常会让人匪夷所思,经常有击鼓传花一样的交易,而且传得又久,偏离又大。”
张磊对于投资的认识属于第三种。他认为,投资是用资本和解决方案,助力最优秀的企业家发挥最大潜能的长期过程;是与被投资者同舟共济,为社会、为他人创造最有益的价值,为具有普惠意义的创新承担风险。
在《价值》中,张磊这样定义投资和价值投资:
“真正的投资,有且只有一条标准,那就是是否在创造真正的价值,整个机制是否有益于社会的整体繁荣。”
“真正的价值投资应该依靠企业的内生增长而获得投资收益,不能依靠风险偏好或者估值倍增。”
在为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罗伯特·希勒的《叙事经济学》所写的序言中,张磊曾写道:
“究竟什么是企业真正的护城河?究竟什么是真正创造价值的企业家精神?究竟怎样的投资能够穿越周期、不论天气?
“这一切都来源于对价值本质的理解。无论是传统产业的升级,还是新兴产业的崛起,最终创造的价值都是为了人们更美好的生活。”
高瓴投资模式
从张磊对价值投资的定义看,他希望“谋大局,思长远”(thinkbig,thinklong),因此高瓴会选择超长期的出资人(如大学基金、退休养老金);基于对未来趋势和对人、生意、环境、组织的深刻理解,深入研究,在变化的环境和周期中挖掘出最好的商业模式,并寻求与这一模式最契合的投资者,从而确定投资标的,进行长期投资,做时间的朋友。
与投资理念相对应,高瓴建立了全阶段、跨地域、全天候、全生命周期的投资模式。
张磊认为,企业家持续创新、持续创造价值的能力是企业长期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动力,一旦发现有格局观、创新模式的企业家,就可以在企业发展的任何一个阶段投入,不管是早期、成长转型期甚至是上市后,不局限于本土企业还是海外企业,是通过股权还是债权等形式。
张磊提出,如果研究的结果可以通过二级市场来实现,就买入股票长期持有;如果没有这样的上市公司,就寻找私人市场;如果没有私人市场,甚至可以寻找创业团队进行孵化。
这就是“一种基因,多种表达”。在什么市场通过什么形式投资只是表达形式,而核心还是商业洞察力,是看这种投资能不能更高效、更便捷、更创新、更普惠地实现人类的可持续发展价值。
“从高瓴成立的第一天起,我们和出资人就有一个约定,那就是任何事情只要合理、有意义,我们都可以做(Wecandoanythingthatmakessense)。这可能是世界上最简单的模式——出资人给你开了一张空白支票,你可以干任何你认为合理、有意义的事情。但这实际上是一个最高的门槛,需要在无数诱惑下更加专注,不断扪心自问什么事情是有价值、有意义的,这样的事情才能做。”张磊说。
行胜于言
《价值》中的观点,如果不是张磊所说,很多人可能觉得太正确,太高大上。
好在行胜于言。张磊的观点都是高瓴用脚投票,一点一点做出来的。
纵览高瓴的投资版图,几乎从未有过“价值投资之父”格雷厄姆所说的“烟蒂型投资”,即投资于“股票价格远低于流动资本”的便宜货。高瓴对投资标的的第一要求是“好”,即那些有格局、有创新、秉持长期主义、志在为社会创造价值的公司。高瓴在投资中的角色是“帮助被投企业好上加好”。高瓴将自己定义成“提供解决方案的投资机构(SolutionCapital)”,即将自己对价值创造的理解,转化成“为企业发展提供解决方案,推动创新与变革”。随着企业越来越有价值,高瓴也会在不断做大的蛋糕中获得良好回报。
投资机构必须追求回报。但为赚钱而投资甚至不择手段,最终往往赚不到钱。高瓴不是为赚钱而做投资,而是为创造价值做投资,这是它的“第一性原理”。但因为做了好投资,赚钱反而水到渠成。
从价值发现的角度,高瓴很早就投资了腾讯、美的、格力、爱奇艺、普洛斯、Zoom等等;
从价值传递的角度,高瓴与美国著名的梅奥诊所共同成立了惠每医疗集团,把梅奥的技术、经验和培训体系引进中国。高瓴也把“星巴克的祖师爷”——皮爷咖啡,位列全美前十大精酿酒厂的巨石精酿等品牌引入中国;
从价值创造的角度,无论是促成京腾合作,携程与去哪儿的整合,投资东南亚共享出行应用GrabTaxi并帮助滴滴出行与其合作;还是推动蓝月亮做洗衣液、实现消费升级,帮助公牛电器提升精益化制造水平,高瓴的“资本”从来都不只是钱,还包括知识和资源;
近年来高瓴开始进入“深度的价值创造”阶段,如策划“女鞋之王”百丽的私有化,直接深度参与百丽的数字化转型和创新,提升其价值,并将百丽的运动鞋业务(滔搏国际,.HK)重新上市;又如,参与格力电器的混改,成为格力电器第一大股东;
对于具有远大前景的新兴行业,高瓴则采取全产业链的生态化布局。最典型的是医疗产业,迄今已经投入多亿元,广泛支持包括PD-1创新药、外包研发/外包生产研发(CRO/CDMO)、眼科、骨科、口腔、辅助生殖、肿瘤放疗、微创外科、连锁药店、医学实验室、医疗人工智能等领域的创新企业。
例如在外包研发和外包生产研发方面,高瓴投资了药明康德、泰格医药、方达控股、凯莱英等多家行业领先企业;在抗肿瘤药物PD-1抗体药方面,高瓴投资了中国目前排名前4的全部PD-1抗体研发药企,即百济神州、恒瑞医药、信达生物、君实药业。在百济神州创立至今的10年间,高瓴共计参与和支持了百济神州的8轮融资,是百济神州在中国唯一的全程领投投资人。
在宠物医疗和宠物服务市场,高瓴也是全链条投资,现在拥有医院。有意思的是,高瓴一开始是为了解决老龄化问题寻找投资方向的,但在对老年人的调研中发现,很多人都以宠物为慰籍,于是迅速展开在宠物医疗方面的调研与投资。
长期主义
今年9月1日在香港交易所年生物科技峰会上,张磊说,投资生物科技要有超长期的准备。第一轮投资百济神州时,估值还不到1亿美元,现在已是多亿美元,但百济神州仍未赚钱。“公司融资到前三四轮的时候还没有什么收入,是pre-revenue,如果没有长期主义的信念,是不可能做好生命科学的投资的。”
长期主义,就是把时间和信念投入能够长期产生价值的事情,不受短期诱惑和繁杂噪声的影响,在长期的维度上,把事情看清楚、想透彻,把价值创造出来。
高瓴大概从年开始投生物科技,这个领域至年都很“寂寞”,因为很少有人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jiubiyinga.com/xwgj/99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