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必应,冬青科常绿乔木或灌木铁冬青,味苦,性寒。清热解毒,利湿,止痛。可用于感冒发热、咽喉肿痛、湿热泄泻等。此药性寒,适用于热病,寒性病症不宜用。
今日题语:度一切苦厄
在美国的《独立宣言》中,有一句话:allmenarecreatedequal,翻译过来是“人人生而平等”。但,人人生而平等,也许只有在宇宙这个角度才能说人人生而平等,相对于宇宙的浩淼,人人皆是一粒尘埃。对于社会而言,这句话好似并非是一种现实,只能是一种想象。
读《金钱·选票·门阀》随手:
总统,一种政治象征,一种社会情绪的集中点。
军事工业,是美国的牵引产业,也是震慑全球的刀把子。
怎样看选举经济?别扯了。经济,要看财富的增长,看实物财富的增长。社会资源调配,社会伤痕的创可贴,对就是创可贴!
“特朗普则公开地把他们的不满、他们在私下里说的话喊出来,比如反移民,让他们听着很解气,获得了他们的支持。”民众心理上,对于政治正确的认知是否存在一个限度呢?
多党联合执政,易使小党得势,而小党仅为小群体之利益代言。
从选票看,犹太人并不支持发动对于伊斯兰国家战争的党派。
“党派因素在基层选举中还没有起到绝对作用,美国两大党的基层组织极其松散。在基层民主选举中,关键是地方经济和发展,不考虑意识形态,也很少出现党派战队的情况,这是美国之所以稳定的最主要因素。不管世界风云如何变化,不管全球还是全美经济形势如何,各县市镇有自己的小天地,这也是很多国家不具备的稳定因素。”小镇,进退之间,有悠游之乐。
“美国的霸主地位正是靠政治稳定性来维系的,南北战争之后美国在没有出现大的政治危机,说明这套体质运转得不错。”
为什么美国出现了民主党偏左,共和党偏右的固化?且这种固化走向极端化?因为,蛋糕做不大了,要分就难了。
温和派政治家难以出线。
互联网和社交媒体,使民间力量可以聚集,成为“真正的民意力量”。
反复通婚:欧洲贵族的习惯,到了美洲,也还是如此。
美国的历史上,也曾有印第安人和殖民者和平相处的日子。这还有了英王册封的弗吉尼亚国王,有了弗吉尼亚公主。有了弗吉尼亚公主的公关之旅,普卡康蒂22岁死于英国。临死前,普卡康蒂说“人都会死的,但我还有个儿子”。
托马斯·杰弗逊,是普卡康蒂嫡系的保护人。可以认为,美国也有弗吉尼亚公主的后代,能够采取君主制,同时,也可以实现与英国的封王关系。
美国的贵族:一是国王封的贵族,大量土地由其从国王处获得。二是风云际会,在北美迅速致富的贵族。
美国西进的动力:年殖民,东部已开发。
美国西进的阻力:法国联合印第安人阻止英国殖民者向俄亥俄河谷进展。关节点:俄亥俄河谷。
(接6月4日)
俄亥俄的印第安人,倒向了法国人。
华盛顿,杰弗逊等人,是土生的贵族。其既要追求英国贵族的生活,又要防范英国来的贵族抢去自己的财产、土地。追求贵族生活,使他们花费不菲,在与英国贵族的互动中,又怕失去现有。兼之,不信任的扩张。
美国的弗吉尼亚贵族,要开发阿巴拉契亚山脉以西的俄亥俄河谷。那是一个大平原,密西西比大平原,有密西西比河,有猎物。华盛顿投资了密西西比土地公司。英国并未允许美国殖民地的贵族去开发密西西比河的大平原。俄亥俄河谷,走向密西西比河的大通道。地缘,真是关键啊。
年7月4日,美国通过《独立宣言》。
《独立宣言》的签署者,在三种人眼里有三个样子:
在英国人眼里:英国与法国的战争,在欧洲打,也在美洲打。美洲殖民地的“大陆会议”代表们,没有为英法战争出力,反而为了能够获得更多的利益,摆脱英国的控制,签署“独立宣言”。
在废奴主义者眼里,“人人生而平等”,只是说白人男子,本该在《独立宣言》中就废除的黑奴制度,反而需要70多年后,通过一场60万人的牺牲才消除。
在历史教科书里,《独立宣言》的签署者,他们是英雄,本来他们衣食丰足,签署《独立宣言》,则无异于脑袋系在裤腰带上,完全是为了独立自由民主的价值观。
新英格兰,自治的力量和声音大,“独立战争在此开了第一枪。”英格兰是美国商贸力量的集中地,特别是远洋贸易。英国的工业产品,交换美国的农业产品和原材料,倒手就是大把大把的manei。新英格兰地区的核心城市——波士顿。
美国的独立战争,就是波士顿倾茶事件为触发点。
年,英国通过《食糖法》,英国此时已经打败法国,为期9年的英法战争结束,英国国库一空。北美的殖民地获得的则是实实在在的实惠,俄亥俄是大英帝国的了。
于是,美国的“主人们”,心中觉得俄亥俄是美国的,是北美殖民地的,谁也不要染指。其实,还应思考到,对于美国的独立战争,在英国内部就没有支持美国独立的声音吗?必然是有的,因为美国与英国的商业往来,毕竟不可能全是美国人自己卖自己买,肯定是有英国合伙人的。从后来英美的合作来看,就知道,不可能只是因为文化。那是有实实在在的实惠的。
(接6月6日)
年,美国首富托马斯·汉考克,被起诉走私。其辩护律师是美国第二任总统,约翰·亚当斯。
在美国殖民地,法官、公务机构的薪水,是由议会来发的。这在基础上,就使得美国具有了独立的条件。军公教的工资由谁来发,是非常重要的。
为了压制美国的独立倾向,英国派到美国殖民地的2个团,连士兵带家属移民美国,劳动力输出,抢占美国当地人的工作机会。无产阶级也受到了影响,反英独立的社会基础也出现了。
约翰·亚当斯,也为波士顿惨案中的英军免费辩护。“一个自由的社会必须有一个公平的审判。”如今看来,这虽然不是为了美国的独立,但是却在形塑美国的国家精神。当然,这种国家精神,并非美国每一个人的。
“帝国对北美殖民地贸易的主要限制是和东方的贸易,也就是对华贸易,尤其是来自中国的茶叶。虽然还有其他欧洲国家也和中国直接交易,但是在大英帝国内,只能由东印度公司一家垄断经营,其他商人包括北美殖民地的商人都不能染指,所有殖民地必须到伦敦去购买中国的商品,其利润自然就少多了。”
约翰·亚当斯关于美国独立的法理逻辑:美洲殖民地是英王的,而不是英国人的,也不是英国议会的,进而,美洲的税只可用于美洲,美洲与英国有同样的权利。更进一步,美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
美洲殖民地开始称“国家”,始于波士顿倾茶事件。由赛缪尔·亚当斯开启。
波士顿倾茶事件,是倾的东印度公司的茶。是因东印度公司在北美的倾销,使当地的走私力量无钱可赚。汉考克利益受损,赛缪尔冲锋在前。
波士顿倾茶事件,本身并非重大事件,但是由其煽动起了英国、美洲殖民地两方民众的对立情绪,和平的声音被压制,和平的机会没有了。独立的机会来了。其实,在当时,英国给予美国的优惠非常之大,税收比例远远少于英国本土。但是,美国人还是要独立。这是为什么呢。有时候,要求“独立”,如果能实现了,真的是一件很爽的事情。
华盛顿家族在英国有后人,最出名的是戴安娜王妃。戴安娜王妃,是华盛顿的二哥奥古斯丁的后人。
“殖民地的政治权利掌握在一小部分人手里,这部分人包括来自英国的贵族或者官僚,以及本地的大庄园主,形成了有很强地区特点的豪门势力。”
华盛顿的经历有军官、农场主,曾经作为军人开拓密西西比,还是后夫哥(获得很多)。其家族的基础已是较好的,需要的是与豪门的关系。
“在弗吉尼亚上层社会上,他既没有贵族资格,又没有和英国的渊源,家产也不大,只能靠军衔。”华盛顿的军旅生涯,为其在动荡之中崛起,奠定了基础。其联姻等,为其崛起提供了机会。历史中的人,在塑造历史,也是历史得以实现自我的工具。华盛顿,是美国历史的塑造者之一,也是美国历史得以实现的工具。
“华盛顿对独立战争的最大贡献是在战略上。华盛顿清楚地知道英军和大陆军战力上的差距,因此坚持不和英军决战,始终控制大部分人口打击亲英派,终于坚持到法国参战,美法联军联手开始同英军展开决战,赢得了最后的胜利。”
为什么华盛顿手握兵权时不接受“劝进”?是因为其身在美国独立的局中,深知美国的独立运动,是各地政治家族的联合行动,是联合,而没有共主。此时,若欲自立为王,各地的政治家族何不重新认英国国王呢?(英国国王更远,更不可能对美国实施影响。)进而,从美国立国的缘起,就可以得出美国的门阀。美国,是没有具有单一的、无其他有力竞争者的、决定性的政治力量的,美国是经济资本的聚合体、媾和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