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绿林仙境
文/张伟红
雨,在淅淅沥沥地下,汕尾文化之旅-黄羌林场行,采风团的车徐徐地驶进黄羌林场富足园村时,天渐渐地晴了,车沿着富足园村水泥小路缓缓地前进。远方的山峦被灰色的云轻罩着,若隐若现,满山遍野的树林格外苍翠,小路两边的树婀娜多姿,随山风吹而摇曳,百年红椎树高高地矗立,褐色粗糙的树皮印刻着红色岁月的故事。此时此刻,置身于原生态的森林中,仿佛走进一个绿意盎然的童话世界。
我们在富足园村站点下车,踏着竹叶铺成的小路,步行走进竹林里,往右边转弯穿过郁郁葱葱的竹林。竹林一片幽静,只见一块麻石碑立在绿草地上,石碑上雕刻着红色的字:海陆紫县苏维埃政府旧址。
陪同我们的是黄羌林场古日昌场长,这位年轻热情的场长介绍说,年,东江地区从闽粤赣区分出,重新成立东江特委,新东江特委把陆丰县东南同惠来地区合设陆惠县,海陆紫县、苏维埃政府迁至此,搭茅寮办公,附近有印刷处、修枪所、医院等,年该址建学校清基,曾挖出一陶罐文件,可惜未能保存后来消失,这个地方就是当年海陆紫县苏维埃政府办公旧址。
原来,在这偏僻的深山竹林里,曾是革命前辈工作过的地方,透过石碑,仿佛看到当年简陋的办公环境和革命者为革命艰苦奋斗的情景,时过境迁,如今只遗留下翠竹见证着红色故事的痕迹。我扫视着欣欣向荣的翠竹,象征着无私奉献的翠竹,心想,海陆紫县苏维埃旧址就依偎在这片竹林的怀抱里,其象征意义是何等深刻,而一块方形的纪念旧址石碑,却书写着一部不朽的红色故事。
离开海陆紫县苏维埃政府旧址,我们沿着泥沙和野草相间的小道徒步,突见一只黑色的公牛和一只棕色的母牛站在小道旁,这对公母牛以好奇的眼神望着我们,那眼神好像在问:这是哪里来的游客?欢迎你们来原生态森林探访红色旧址。这时,天下起小雨来,过了一会儿,雨点越下越大,公牛和母牛好像怕下大雨似的,突地冒着雨跑了,棕色母牛跑在前,黑色公牛跑在后,“趵趵趵”的牛蹄声像一曲原生态没有伴奏的美妙音符在这宁静的深山森林里显得格外嘹亮,格外悦耳动听。
小道渐渐成了远去的背景,展现在我们前方的是一条正在开拓的红壤大道。雨仍然在不停地下,偶尔听见有雷呜的声音,但一点也不影响我们前进的步伐,想起抗战年代,红军穿草鞋徒步过雪山草地的情景,这点雷雨不足挂齿,何况仅有四公里的路程。撑把水墨荷花雨伞,踩着红壤路,鞋被染成了红壤鞋,雨点多情地溅落,红壤随之喷起来犹如一粒一粒的朱砂点缀在脚上,停下脚步,看着“朱砂脚”不亦乐乎。红壤大道的两侧,层峦叠嶂,种植着一望无际的森林,森林像一条条起伏的绿色长龙嵌镶在层峦之间,云雾飘渺……
步过红壤大道留下深深浅浅的红色足印,不知不觉到了朝面山水库,水库被青山环绕着,水呈薄荷绿色,水波荡漾。我伫立在水库畔的一棵树下,不由自主地闭上双眼,深深地呼吸着这无纤尘清新舒爽的天然氧,心儿在瞬间醉了,醉于大自然恩赐的绿色风光里。
我带着愉悦的心情,步过长长的水库大坝,一座银灰色砖块筑成的“中共东江特委旧址”、“中国工农革命军第二师师部旧址”纪念馆座落在水库上方,纪念馆内两侧及左右的房间里挂着彭湃、杨其珊、董朗、颜昌颐等革命烈士的遗像和为革命而牺牲的简介及红军安民告示、东江特委组织名录、红二师史略、四十九团简介、革命斗争时期黄羌地区主要干部名录、红二四师行军路线示意图、黄羌地区革命斗争时期形势图等。我默默地阅读着每一幅图片故事,思索着:这里是红色革命根据地,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是无数革命先烈献出青春热血和宝贵生命作为代价换来的!他们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大公无私的献身精神将世世代代永存!
正午,在朝面山工区午膳后小憩片刻,徒步去南方背梅园。曲径通幽,山溪水潺潺地流淌,像在不停地欢歌,欢歌唱响深山的宁静,溪水清澈而格外凉爽,跨过石头跳过坑水沟就到了梅园。梅园素静幽雅,山风轻拂,晶莹的雨珠从梅树上滴落下来滚到石头上,梅叶青翠欲滴,梅枝桠遒劲枯瘦,像一幅精美绝伦的水彩画,让我们赞叹不已。
梅果已被收摘,梅花也早已过了盛开的季节,赏梅,不一定就要赏梅花,可以换个角度去观赏梅枝和梅叶,梅的美不仅仅在于洁白如雪或红颜淡妆的梅花,也在于似翡翠般的片片梅叶,更在于颇具古韵的梅枝干,梅枝的美在于枝干盘曲,错落有致,有的像婷婷玉立的仕女,有的像玉树临风的美男子,有的像斜靠的醉翁,有的像横卧的龙,有的像弓,有的像箭,有的像剑,有的像矛,有的像鞭,有的像……千姿百态,妙趣横生,但在我的眼眸里,更像一首首婉约耐人寻味的古韵诗词。
“嗡嗡嗡”,这时,一群一群的蜜蜂舒展着轻盈的翅膀在梅园翩跹飞舞,它们时而歇息在梅枝上,时而歇息在石头上,时而歇息在野草上。最后那片梅林树下放置着很多个木板蜂箱,蜜蜂在梅花盛开的季节不辞辛苦辛勤地采蜜,而在炎热的夏天也忙碌着。我轻轻地抚摸着梅树,心想,梅花不畏严寒,傲寒怒放,品格高尚,深居在这山林里默默无闻的护林员不正像梅花么?不正像蜜蜂么?平凡的护林员为黄羌林场的森林事业以顽强的意志坚守着绿色的信念,甘愿忍受寂寞,付出艰辛的汗水才换来满山满山的原生态绿林,为他们对绿色森林倾注所有热情和心血所做出的贡献点赞!
我们围绕着梅园兜了一圈就下山,山溪水从高处往低处泻落溅成晶莹的水花,就在这坑洼转弯处,突见成群的黑色蝴蝶栖息在沙地上,哎,还有三只蓝蝴蝶,一只黄蝴蝶,有的蝴蝶听着人声旋即飞走,有的蝴蝶却不怕人,仍然栖息在原地上,任人走过它的身边一动也不动。黑蝴蝶、蓝蝴蝶、黄蝴蝶聚集在一起,像裱在纸上的一幅蝴蝶画,不由一声赞美:好漂亮的小精灵。
梅园渐渐淡地出我们的视线,古场长带领我们去观赏苗圃,在往苗圃场的路上,雨天转阴天,倾刻间,太阳却露出灿烂的笑容,映入我们眼帘的是鳞次栉比的沉香树,沉香是一种非常稀有昂贵的树,既可以作观赏树,也是珍贵药用植物。列成方阵的蓝花楹是一种难得的珍奇观叶、观花树种,每年夏、秋两季各开一次花,盛花期满树紫蓝色花朵,十分雅丽清秀。还有小叶桢楠、红果铁冬青、香樟、枫香等品种,古场长说,这些观赏风景树将先后移植到山上,幼苗十年后才能长成大树。一棵树苗,需要育树人付出十年的汗水栽培才能长成风景树,十年啊!想象着十年后的这里,将是一个风景美不胜收的休闲运动小镇。
仿佛闻着沉香的香气,带着依依不舍之情离开苗圃基地。傍晚时刻,转道去江西坪观音娘生态区观赏鹰群归巢,山下有野生的山梨,野山梨树挂满大大小小成熟和青涩的梨果,有人戏谑地说,若是吃了这野山梨必定会长生不老。
一株山梨树,引发一番开心的笑话之后,我们沿着一级一级的阶梯登上观音亭,时不时有黄色或褐色的树叶飘落在长长的阶梯上,有一片落叶恰好落在我的背膀上,然后,滑落到阶梯上,阶梯因落叶的点缀而富有情趣。
红色的观音亭座落在绿林之中,站在观音亭举目远眺,蓝色的天空弥漫着灰白色的云朵,鹰群在树的上空盘旋飞翔。古场长说,这是梅花鹰,嘘,不要说话,不要惊走梅花鹰,让它们归巢。一片肃静,大家纷纷举起相机手机秒拍这鹰群归巢的壮观画面。
鹰群归巢,古木参天,走进黄羌林场,犹如走进一个古朴苍劲、梦幻的绿林仙境,倍感心旷神怡,卸下阳伞倚林而立,面朝蓝天白云,让我们敞开胸襟,伸展双臂拥着青山绿水入怀,共同保护好原生态一树一木一花一果一鸟,共享森林特色多样美景!
作者简介作者简介
张伟红,网名小说人生,广东海丰人,认证作家,天涯名博,网易微博官方授予《芥末物语》、《掌心的微文学》专栏为优秀微专栏,中国散文诗学会会员,汕尾市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汕尾市作家协会小说创作委员会委员,海丰县作家协会理事,《海风》杂志编委。年开始在报刊发表作品,著有作品集《谁共我 醉明月》。
(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jiubiyinga.com/xwgj/104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