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救必应 > 救必应性味归经 > 正文 > 正文

国医大师卢芳和他的传人

  • 来源:本站原创
  • 时间:2020/10/15 8:49:28
白癜风能治好吗 http://m.39.net/pf/a_7157873.html

本   中医传承了几千年,至今兴盛不衰,历史上那些国医圣手手到病除的神奇,在国人眼中俨然就是神仙再世。虽然西医技术进步越来越快,但中医的道法自然的天然属性和辨证施治治病治本的理念,依然深受国人信赖,名中医尤其受到人们的追捧。国医大师——就是名中医里的明星。

  4月24日第三批国医大师入选名单公布,在30人的名单里,黑龙江省唯一入选者是卢芳。

  国医大师是由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共同组织在全国范围内评选出的国家级中医大师。首届“国医大师”评选工作于年10月28日正式启动,到今年已经举办了三届,全国总计有90名名中医入选。这个由国家权威部门评选出的国医大师,既体现了国家对传统医学的重视,也体现了国家对评选出来的国医大师的高度认可和尊重。在中国,从事中医工作的医务工作者不下几十万,十年间评出的90人毫无疑问是中医界的代表和绝对权威。能荣获这一称号,无疑意味着其在全国中医界至高无上的地位。此前黑龙江省在前两届各有一名入选国医大师,他们分别是张琪、段富津。

  黑龙江的中医大夫能入选国医大师,这是因为黑龙江省中医药文化底蕴深厚,医疗实践可上溯到两千年前的肃慎时期,在黑龙江省独特的历史、文化、经济、地理、气候等诸多因素交融下逐渐形成了以高仲山、马骥、韩百灵、张琪四大名医和段富津、毛翼楷、卢芳、王维昌四小名医为代表的龙江医派。是全国仅有的两个被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确定的以地域命名的中医药学术流派之一,具有鲜明地域和黑土文化特色。其学术和文化影响逐步向外辐射,已在中国台湾、深圳、三亚、天津、内蒙古和匈牙利等地设立了10余个工作站。深耕杏坛根深叶茂

  卢芳生于年,出生在一个中医世家,在这样的家庭熏陶下,卢芳从小孕育着学医的志趣,而且付诸行动。小学时,祖父就教他背诵《药性赋》、《汤头歌诀》等中医启蒙书籍,为卢芳走向献身中医事业的道路起了积极的作用。年卢芳考取了黑龙江中医学院。

  很多中医都记得自己的第一个病人,但谁也不会想到卢芳的第一个病人竟是他的亲弟弟卢鑫。年卢芳正在上大学,黑龙江麻疹流行,他弟弟只有两岁也未能幸免,先是发高烧继而合并肺炎伴心力衰竭,医院住院,经多方抢救,效果不明显,医院下发了病危报告,并劝其出院回家,卢芳的父母在绝望中打电话通知卢芳回来和弟弟见最后一面,卢芳赶到时,弟弟脸色青紫,奄奄一息。倔强的卢芳暗下决心,一定要把弟弟从死亡线上拉回来,凭着家传的医疗经验和在大学学到的医学知识,卢芳认为这是麻疹未透,毒邪攻肺所致的麻疹合并肺炎、心力衰竭、呼吸衰竭,他遂用宣毒发表汤仅一剂,弟弟竟转危为安了,当时那副汤药花了一角八分钱,经过精心的治疗,弟弟就这样战胜了死神,此事在当地一时被传为佳话。通过此事,卢芳不仅体会到了救患者于危难的成就感,也更加坚定了他一生从医的信念。刚刚迈入而立之年的他便被誉为黑龙江“四小名医”之一。

  过去,黑龙江中医学院规定教师在担任临床教学期间可以不坐班,不参加临床医疗。但是,卢芳深深理解“久读王叔和,不如临证多”的内涵,他主动走下讲台查房出诊,他认为病人才是他的良师益友。他的技术专长实际上都是在病人身上印证的。由于他善治疑难杂症,黑龙医院曾让他牵头开设杂症病房。

  行医五十余载,卢芳遇到无数疑难杂症,他也从中不断总结思考,屡获奇效。

  记得有一次,卢芳出诊时,一个病人被人抬了进来。尽管从医多年,见过无数奇怪的病例,但卢芳看到这位患者时仍被吓了一跳。只见患者瘦得皮包骨,头发花白,牙掉得精光,腮向里边瘪着,躺在担架上一动不动,只有眼睛偶尔一开一合。卢芳问了年龄,只有45岁,而从外貌看病人起码有60岁了。

  这名医院的妇产科医生,被诊断为弥漫性脑萎缩,病人家属抬着她已到外省治了很长时间,医生的结论是不治之症。病人无路可走,因为仰慕卢芳的名气,找上门来了。病人的姐姐说:“卢大夫,你是名医,你不能治,谁还能治。”这种“将军”的话,卢芳已经听到过很多次了,他只能答应让病人先住进病房。

  经过观察,卢芳发现病人意识清楚,但说话无力,呈衰竭状态,卢芳对其进行了全面检查。卢芳认为,根据《黄帝内经》“上气不足,则脑为之不满(萎缩),耳为之苦鸣,头为之倾,目为之眩”,病人必须补中气,重用黄芪,黄芪为君药,用量要达到克,再加上其他中药饮片。如此服用了一个月,奇迹出现了,病人明显恢复了活力,僵硬的四肢开始能够活动了。原来连说话的力气都没有、吃饭咀嚼能力几乎丧失,现在居然能够下地走动了,两个月就能从二楼到一楼散步了,半年时间就能从病房到汽车站送客人了。

  如今,这位病人脸色红润了,双目也变得有神了,生活完全能够自理,各方面功能恢复非常好,原来只有70斤的体重现在增加到一百多斤。

  卢芳认为,中医博大精深,作为一个当代合格的医生,对中西医两种理论必须找出契合点,有创新、有突破,才有作为。而中医师更要精通中医基础理论。

  卢芳在任黑龙江医院内科杂病病房主任期间(年—年)由于管理有方,突出中医特色,中药使用率高,博得院内外好评。因此被医院任院长之职。由于坚持专科专病、突出中医特色的办院方针,被国家中药管理局医院建设单位,取得很好的社会效益及经济效益。为此,卢芳被调任为黑龙江省中医管理局任副局长之职,在任副局长期间,他很好地完成了医院的评审工作,对振兴黑龙江省中医事业做了大量有益的工作。卢芳曾说:“做官是有任期的,做医生是终生的。”他视医生的职业神圣而高尚。卢芳医院院长和黑龙江省中医管理局副局长长达15年时间,但他仍然坚持定期带徒出诊、查房、搞科研、撰写论文,出版专著。到各市县检查指导工作时,卢芳仍抽出时间为当地患者诊病、讲课。卢芳说:“临床疗效是中医生命的根。”由于他已形成了自己独有的医疗特色,如辨病与辨证相结合,处方药味少、药量大等,深受同行和患者的信赖,也便于深入基层联系群众,所以行政工作也干得有声有色。

  匠心独运自成一派

  卢芳在多年的医学实践和理论钻研过程中,在挖掘传统医学精髓的同时,逐步形成了自己独到的见解和理论体系。

  卢芳认为阴阳学说是中医学理论体系的核心,它不仅是一种朴素的唯物的辩证的哲学思想,在其与医学结合之后,有了很大的发展,不仅内容丰富,而且更具有科学的内涵。因此,学习中医不可不精究阴阳学说之理。他对《内经》阴阳学说的论述颇有研究,博览各家的论著加以探讨,并运用现代科学及自然辩证法的观点分析了阴阳学说科学性,同时列举八纲、八法、六经等强调阴阳学说在整个中医理论体系以及辨证、立法、遣方、用药等各个诊疗环节中的指导作用。

  卢芳将阴阳学说运用在临床实践中,他常引用“善补阳者,必于阴中求阳,则阳得阴助而生化无穷;善补阴者,必于阳中求阴,则阴得阳生而泉源不竭”(《景岳全书·新方八略·补略》)之言来启迪后学。他临证时制方用药亦遵循上述原则,总是从调和机体的阴阳入手,并结合每个病人的特殊情况来处理,每每能获取良效。如他用祖传秘方还春口服液治疗性功能减退,他认为性功能减退属老年气虚者,气不化精生阳所致,肾阳不振,导致阳痿,在研制的还春口服液中偏重人参、汉三七、取人参益气生精,汉三七补血活血,人参、三七一气一血,一阴一阳,气虚得补,血滞得通,气血调和,阴阳自平,即“阴中求阳,阳得阴助而生化无穷”之意,这才是治疗本病之本,打破了传统治疗阳痿惯用壮阳的格局。

  卢芳经过多年的潜心钻研,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并在不断探索中形成了独到的见解和理论。

  首倡脾胰同治法治疗糖尿病并发症

  卢芳认为糖尿病病变在脏腑主要责之于脾,由此在国内首创了“脾胰同治法”,临床疗效卓著,尤其是对有并发症者,更为标本兼治之法。

  糖尿病在古代中医典籍记载中已有几千年的历史,内容丰富而且完整。对此病的认识,大都认为与肺胃肾三脏功能失调有关,并分为三消,消渴多饮为上消,消谷善饥为中消,尿频量多为下消。卢芳认为这种提法有偏颇之处,他经过反复观察,认为病在脾上。卢芳对此进行深入研究认为,五脏包括心肝脾肺肾,胰的功能可归到脾上,所以说胰有病就可以看成是脾有病,糖尿病的症状确实有脾的症状。卢芳认为糖尿病是因脾气虚弱或脾气呆滞而引起水谷转输运化失常所致。

  继承“鼻通于脑”理论创新中风给药途径

  中医传统理论认为“鼻通于脑”。《灵枢》云:“十二经脉三百六十五络,其气血皆上注于面而走空窍。”这说明鼻腔给药通过经脉循行可达脑髓。现代医学对鼻黏膜、动静脉、脑及脑脊液的关系也提供了确切的给药依据:鼻腔内具有纤毛上皮黏膜,黏膜下生有丰富的毛细血管网及淋巴网络,十分有利于药物的吸收。鼻腔上部有筛板结构,其周围充满脑脊液;同时鼻腔上部的静脉与海绵窦和上矢状窦相联系,上述两种解剖关系都说明鼻腔给药可直接进入脑脊液。

  由于鼻腔给药直接吸收进入脑脊液,避开了“血脑屏障”的阻隔,直接作用于靶向组织,明显减少了用药量,可保药物有效剂量。鼻腔给药避免了口服药物经过肝胃的首过效应,因此生物利用度高,给药方便。

  中风鼻溶栓是卢芳数十年的经验方剂,通过现代工艺技术提取而成,具有活血通络、醒脑开窍的功效,适用于脑动脉硬化、脑萎缩、脑梗死、老年性痴呆等病。该产品于年获黑龙江省中医科技进步奖。

  大剂量川芎治疗头面部神经痛

  卢芳对头面部神经痛方面的研究颇具特色。他曾经接诊过一位久患三叉神经痛的老人,老人把过去治病所有的药方全拿来了,足有20多张。卢芳仔细研究了这些中药方,全是治疗偏头疼的药方。既然那些药方已经证明对病无济于事,那么,再开下去肯定还是于事无补,必须另辟蹊径。他一头钻进图书馆的资料堆里,在《名医别录》中看到这样的论述:“川芎,专治面上游风去来,目泪出,多涕唾,忽忽如醉。”卢芳觉得,这是古籍中对三叉神经痛最为贴近的描述。再看患者治疗偏头疼所有的中医方剂中都有川芎,分析了病人过去治疗失败的原因,他认为,主要症结有两个,一个是有效量不够,另一个是配伍问题。因此他加大了川芎剂量。卢芳决定突破禁区,但不能让病人去冒险,就在自己身上试验,逐步加大剂量,一直加到50克。之后,这位老人仅用了卢芳的3剂药,可怕的疼痛很快消失。老人开始主动把与自己一样受到三叉神经痛折磨的病人介绍到卢芳那里。于是卢芳的诊室里多了一个三叉神经痛的患者群体,每天病人络绎不绝。川芎治疗头痛是人所共知的,卢芳认为川芎剂量小则达不到效果,对偏头痛、三叉神经痛、枕大神经痛等头面部神经痛最低用量为50克,多则达克。

  他认为理论的正确与否不在于理论本身能否自圆其说,能否天衣无缝,而在于能否经受实践的检验。如在治疗植物神经功能紊乱时,则强调滋阴潜阳之法,认为本病阴亏肝旺,由于肾阴虚致心肾不交,由于肝阳旺而致肝脾不和,心肝脾肾俱病,其主要脏腑为肝肾,自拟四生饮,用生地黄、生白芍、生龙骨、生牡蛎以滋阴潜阳,重镇安神。他对前人的方剂不是照抄照搬、锱铢不变,而是灵活运用、化裁创新。所以他在方剂的应用上很有建树,如用《伤寒论》的炙甘草汤治疗席汉氏综合症(虚劳),而不限于伤寒论(原文是:心动悸、脉结代,炙甘草汤主之)。将仲景的真武汤并附子汤合方治疗寒湿痹症,而不限于水气病等。

  任何科学,都需要依靠辛勤的劳动和正确的辩证思维方法。卢芳以精湛的医疗技术名震海内外,成为一代名医,除了具有博大精深的医理知识和丰富独到的经验之外,与他的敏捷的辨证思维方法是分不开的,他在实践中看到刚走上工作岗位的中医临床医生,在辨证施治的过程中,往往按“十问歌”去问诊,问完也没得出主证。卢芳根据自己的临证经验,归纳总结了一辨证程序歌:“望闻问切抓主证,脏腑学说把位定,找出某脏为主导,再用八纲去定性,卫气营血与三焦,经络循行与六经,结合气血与痰饮,高度概括成证型”,这样才能使辨证纲举目张,条文缕晰。

  辨病辨证中西合璧

  卢芳主张“辨病与辨证相结合”的观点,内含有两层含义:一为既要为病寻药,又要重视辨证论治,二为辨证论治与辨病施治相统一。西医通常寻找有效方剂与药物,希望能找到治疗某一种疾病的有效方药,因此,努力于为病寻药。中医则强调辨证论治,用辨证的方法用药而不拘于一病一方。卢芳认为两者不能偏废。辨证论治是建立在整体观念和动态观念上,以朴素的唯物辩证法为基础,认识疾病过程中的主要矛盾和解决主要矛盾的两个方面。它不是为寻找唯一的致病因素,而是多元的衡量某一方面的主要问题,以此主要问题作为治疗依据。

  卢芳在治疗急难重症时,往往病证同辨,急、难、重症,病情复杂,表现多端,认证困难,救治棘手,常非一法一方能效,对此力求稳中有细,缓中有急,既不可图一时之快,治标弃本,也切忌恋本耽时失标。细辨病证轻重,既辨病又辨证,既坚持中医理论原则,又灵活应用西医的认识和研究成果,将现代药理研究成果在辨证论治的基础上,运用临床,酌情用某些有效的药物,确不失为良法。如卢芳治一例扁桃腺癌患者以辨病为主,因病施用大剂量解毒清热、抗癌消炎的药物,如金银花、败酱草、山慈菇、紫地丁、板蓝根、天花粉、玄参、菊花、丹皮、白花蛇舌草、大青叶、蒲公英、栀子、元胡、郁金等。根据情况,出入加减,配合中药漱口剂和西医放疗,使病情得到控制、癌肿缩小、症状消失,已五年余未发。卢芳认为癌症当以攻邪解毒为主,扶正为辅,癌毒去,正才可复,毒邪不去,内里不安,正也不易扶。如非扶正不可,其用量亦轻,或以饮食扶正即可。视病情辨证、辨病交替或同时使用,相机出方用药。

  继承不守旧贵在创新

  卢芳认为祖国医学源于远古,历经各代,不断发展而成,要振兴中医,首要继承,但非守旧,重在创新。《素问·至真要大论》谓:“有者求之,无者求之”,有者求之,继承之意;无者求之,创新之属。一是要认真整理研究中医文献资料,对于古籍经典详加校正、疏义注释,并予熟读深思,领会其理论真谛;二是要把理论研究和临床、科研实际紧密结合,使之相得益彰,同时要整理研究近代老中医医籍及临床经验,掌握其治疗疾病的独特之处。他反对那种理论脱离实际,只强调理论,反对轻视实践的纯理论继承,更不主张治学只是引经据典,毫无新义的守旧思想。卢芳常教导学生,勤于古训,重在新义;治学勿以空谈,重在实践,就是要在继承的基础上提出新问题,通过实践,敢于突破,解决新问题,从而不断丰富中医学说内容,提高诊治疾病之能力。例如,三叉神经痛发病以I或Ⅲ支为多这一现象,在中西医文献中都无人解释,他根据手足三阳经脉在头面部的循行规律,在医学界首先提出了在六经中除足太阳膀胱经外,都循行于三叉神经的第Ⅰ、Ⅲ支分布区,而第一支分布区仅有足三阳经脉在此通过。从而得出三叉神经痛是经络受邪的观点。在治疗上,他依据药物归经和药物性能,总结出治疗三叉神经痛引经药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桃李芬芳后继有人

  国医大师卢芳技艺精湛、成绩斐然,但毕竟已经年近八旬了,他倾尽毕生心血的成果是否有人传承?他对祖国医学的执着与奋斗的精神是否有人发扬?

  卢芳从医一生,也是教书育人的一生,他把培养中医接班人的工作看做和自己的学术研究一样重要。虽然在临床上广受患者追捧,但卢芳对自己的学术思想和经验从未有过半点保留。52岁时,卢芳被原人事部、原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批准为全国首批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他将自己运用中医经典治疗疑难病例的方法、思路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学生。尤其是在医院院长的8年期间,医院献出自己的验方,医院走出“西化”的发展模式,医院形成独有的中医药特色和文化,获得患者的广泛好评。年,卢芳被国家人事部、卫生部、国家中医管理局选中为国家首批全国名老中医学术经验指导老师,在全国指导老师当中,卢芳是最年轻的,年仅50岁。

  在此之后,国家批准卢芳招收第二、第三、第四、第五批高徒。

  卢芳带徒的方法和经验得到了国家有关部门的首肯。年卢芳获全国首届中医药传承优秀教师奖,他的徒弟郎宜男获得全国首届中医药传承高徒奖。

  年国家批准医院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卢芳突破传统的师带徒模式,用新思维、新方法指导带徒工作,提出了“经典是基石、辨证是关键、疗效是根本、科研求发展、打造新名医、传承做贡献”的带徒理念。卢芳被评为全国首届中医药传承优秀教师奖。

  卢芳带出了一批又一批高徒,同时,他的子女家人也在他的真传下各个取得了不菲的成就。在哈尔滨中医界,提起黑龙江省中医药学会名誉会长卢芳的中医世家,便会引来一片赞誉声。这个家族,中医人才济济且各个事业有成:长子卢天罡为黑龙江省济仁药业公司的董事长,次子卢天雄夫医院,儿媳王翠微是国家五部委批准的卢芳教授第四批继承人,三儿子卢天医院中医内科中医师、国家五部委批准的卢芳教授第五批继承人。

  王翠微是卢芳的二儿媳,也是卢芳最得意的弟子。卢芳带领他的学术继承人王翠微研发科技成果多项,如运用药物直捣病所的理论研制的前列闭尔通栓剂治疗前列腺疾病;用“巅顶之上,唯风可到”理论研制的治疗三叉神经痛中成药颗粒冲剂;用益气生精、气血互补,阴阳互根的理论研制的参鹿茶治疗虚证,市场运作营销多年,其疗效都经得起时间和实践的检验。坐落在哈尔滨市道里区经纬二道街48号医院,是卢芳一手打造的中医医疗科研平台,在他退休后的多年,这里都是他继续发挥光和热的阵地。医院成立二十余年来,卢芳出诊日从不耽误,不管感冒发烧,还是出差去外地,都应期不误。卢芳用心血和汗水维护它,培植它,珍爱它,发展它。卢芳有诗曰:

  解甲重操岐黄术,披挂专攻本草经。

  力捣膏肓起沉疴,甘为仁者济苍生。

  随着年岁渐渐大了,卢芳有意把他的这个心血结晶传递下去。再三思考之后,卢芳把这一医疗实体交给了王翠微管理,由于王翠微聪明好学、锐意进取,她在卢芳的指导下,在管理上很快进入了角色。她实行以人为本的管理方法,对内部实行人性化管理,以理服人,以情感人,以制度约束人。王翠微对员工提出“一切为了病人、为了病人一切、为了一切病人”的理念,她对五保户、残疾人、下岗职工均实行医疗和药费优惠,对残疾人、老年人免费送药到家,患者把她当做亲人。王翠微一边主持管理工作,一边跟卢芳继续学习诊治疑难病症。每当卢芳看到王翠微刻苦钻研医学知识,熟练地诊治疾病,对卢芳诊治疾病的经验运用自如时,每当看到王翠微诊治过的病人感谢她时,卢芳内心有无比成功的喜悦,并高兴地题诗曰:

  悬壶治病两代人,老医新秀一家亲。

  瑰宝传承有来者,毕生心血洒济仁。

  卢芳欣喜的看到,他为之奋斗一生的中医事业有了合格的传承人,他坚信在下一代人的努力下,中医事业将迎来空前的发展繁荣时期。

  王翠微和她的团队努力把卢芳毕生心血凝结的中医成果传承发扬下去。有一个23岁的女患者,她在四个月前突然间摔倒了而且出现了语言障碍,一侧肢体不力,在医院入院检查,诊断脑梗塞,用药治疗之后恢复得非常快。但是出院之后的三个月里,她经常出现突然间看东西视力模糊,头疼、而且会出现说话不清楚,突然间身体像失去平衡,就是突然好像要摔倒一样。再次入院诊断是一过性脑缺血,这三个月重复住院出院,医院给她查了血压、血脂、血糖各项指标全都是正常的,最后说这孩子是先天的血管机能不好,建议她出院之后找中医看一看,家属就领着医院。医院的时候,自己说现在三个月没来月经,在此之前她有半年的时间,月经始终是不规律的。

  王翠微院长仔细地看了病例,这孩子整体的血压血脂各方面都是正常的。而且血脂还是在正常的低值。王院长问这个患者:“我说的这些症状,你看你是不是大概都有:心烦、易怒、情绪不好,心慌,偶尔有心难受的时候,就是觉得心怦怦跳,是不是吃的多,大便次数多?”这孩子说全有。摸了下甲状腺,甲状腺肿大并不明显,稍有一点点硬度。王翠微就给她开了一个甲功五项的检测和甲状腺的彩超单。拿回来之后发现都有问题,王翠微确诊,患者脑梗是由于甲亢来的,甲亢造成血液的粘稠度增高,血流速度减慢引起脑血栓形成。王翠微用老院长卢芳的辨证施治方法,经过在医院治疗,三个月之后甲功完全恢复正常,甲状腺B超只是弥漫性一个改变,甲状腺大小恢复到正常,这孩子的这个病就痊愈了。

  有一个36岁女性,她是来看甲状腺结节的,自述结婚十年了,十年里怀孕4次都是自然流产,从上一次怀孕流产,到来济仁看病有一年的时间,医院检测出甲状腺的抗体都是高的,伴甲状腺有多发结节,医生建议她可以采取手术的方案,她不想手术,医院专门治疗甲状腺病,来问问不手术能不能解决。这个患者可以诊断为桥本氏甲状腺炎。桥本氏甲状腺病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结节是由于淋巴细胞浸润甲状腺组织退化造成,患有桥本氏甲状腺病,就会造成女性的不孕。王翠微院长跟她说,手术可以不做,中医是有办法的。这个患者在治疗了两个月之后,甲状腺抗体开始回落,再经过了半年左右的治疗,甲状腺抗体基本是在可控范围之内的。甲状腺抗体小于三倍。王翠微说:“你可以准备要孩子了,在要孩子期间,中医一些软坚散结的药物可以接着用,不会影响到孩子的发育。”这位患者后来成功怀孕了,而且她现在有了一个男孩子,非常健康,甲状腺结节也没再生长,反而比原来的值要小一些。

  王翠医院把国医大师卢芳的宝贵财富和经验积极发扬光大当作使命,造福着万千患者,实践着卢芳悬壶济世、中医报国的理想。

  国医大师卢芳与弟子王翠微

想了解更多?那就赶紧来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jiubiyinga.com/xwgj/1005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任何图片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任何图片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Copyright © 2012-2020 救必应版权所有



    现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