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救必应 > 救必应神奇本草 > 正文 > 正文

军都古陉居庸关2007

  • 来源:本站原创
  • 时间:2020/9/5 19:22:50
北京市中科医院好不好 http://pf.39.net/xwdt/150707/4651571.html

昌平西关环岛,矗立着一尊李自成青铜雕像,身披斗篷,头戴毡帽,手挽缰绳,胯下战马嘶鸣,威风凛凛。雕像高4米,重6吨,雄踞于8米高的花岗岩基座上。往居庸关、八达岭,必经此处。

一直弄不明白,李自成与昌平有何瓜葛?直到登临居庸关。

明末崇祯二年(年),陕北发生高迎祥、李自成起义,几起几落,高战死,李继位闯王。崇祯十六年(年),起义军迎来胜利转折,占领西安,建大顺,闯王称帝。

次年初,李自成亲率主力军东征,3月10日渡黄河,一路过关斩将,连克太原、忻州、宁武、大同、宣府,4月21日经八达岭,进关沟,至居庸关。兵不血刃,大军顺利通过,兵临北京城下。4月25日,李自成进京,崇祯皇帝煤山缢死,大明王朝寿终正寝。

由南望北,居庸关全景

八达岭高速,穿城而过。下图借用,可见关沟气势

关沟,太行八陉之军都陉,太行山与军都山自然分界线。北起八达岭外岔道城,经居庸关至南口,全长约20公里。居庸自古称“天下九塞”之一,为蒙古草原往来华北平原的天然孔道,兵家必争。至今仍是北京通往塞外及内蒙古的交通要道。年通车的京张铁路、年建成的八达岭高速,均取道军都陉北上。

军都陉号称七十二景,多为附会,但有四处必看之地。一曰岔道城,居庸关前哨驻军之所,城已倾圮,遗存丰富。二曰八达岭长城,名声在外。三曰上关,在居庸关北8里,北齐置纳款关,隋、唐、五代、辽、金、元,居庸关城均置此地。四曰明居庸关。

现居庸关城,明初大将军徐达所建。因上关旧城过于局促,南移8里重新定址。正统十四年(年)“土木之变”,瓦剌擒英宗,京城震动。明廷花5年时间,重修扩建居庸关。完工后的关城,比明初扩大了近一倍。

南门瓮城

远眺北门城楼

站在停车场眺望,右手关沟河,穿水关而下。左手高速公路,钻关城东侧城墙疾驰。关城主体立于高台之上。南关瓮城呈马蹄形,外廓圆润,重檐歇山城楼,有“天下第一雄关”横匾。米外北关瓮城长方形,亦建重檐歇山城楼。南北关城两侧,城墙径向山巅围合,形成封闭城池,将关沟拦腰截断。欲走军都陉,必经居庸关。

明亡后至今又年,失去了军事价值的居庸关,也一度被人遗忘,任凭风吹日晒,自生自灭。好在抢救及时,维修到位,居庸关原貌基本保存下来,且关城主体建筑大体完整。万里长城,数不清的名关、雄关,十之八九毁于兵隳,毁于修路,毁于任人宰割的破坏。居庸关无愧劫后遗珍,一关足以再现长城古关城精粹。

水关

居庸关扼军都陉,历代皆视为天险。但在辽以前,居庸关内不过幽州一镇。契丹人得燕云十六州后,幽州升为辽南京,为陪都。金灭辽,仍为陪都,至海陵王完颜亮,废上京,迁中都,金中都正式升为都城。元明清三代,北京成为全国政治中心。

辽南京,金中都,元大都,明清北京,随着京城地位变迁,居庸关军事价值凸显。《金史》称,“中都之有居庸关,犹秦之有崤函,蜀之有剑门”。秦之函谷关,扼崤山古道,为关中门户。剑门关则为蜀地咽喉。可见居庸关对京城安全的意义。

紫荆关与居庸关,皆为京城防御要津,从历代战事看,紫荆关失守比例十之七,居庸关失守比例十之三。但只要居庸关失守,定离改朝换代不远。

关城内景。国计坊与云台

辽末,金太祖完颜阿骨打起兵,屡败契丹军,上京、中京先后被破,天祚帝不知所踪。年,契丹贵族在辽南京立耶律淳为帝。金军破居庸关,攻南京城,辽年江山毁于一旦。

金末,成吉思汗草原崛起。年野狐岭之战,歼灭金军主力45万人,攻破居庸关,包围中都城。年,成吉思汗率军再闯居庸关,金军冶铁封固关门,布铁蒺藜百余里,严阵以待。蒙古军抄小路绕道南口,南北夹击,再破居庸关,与破紫荆关北上的主力会合,攻打中都城。走投无路的金廷慌忙南迁,中都城陷。年金哀宗死于乱军之中,女真人年建国史就此打住。

明初,朱元璋命大将徐达率25万人北上灭元。洪武元年(年),明军直逼大都城下。元顺帝连夜北逃,走居庸关,遁往上都开平。从年铁木真称汗算起,元朝年历史终结。

为防范北逃草原的蒙元残余势力,明设九边重镇,修缮长城及众关口,北部边防成明朝腹心之患。年“土木之变”,蒙古也先破紫荆关,围北京城,无功而返。年“庚戌之变”,鞑靼俺答汗率部进古北口,围困京城,后劫掠而去。

蒙古人两次兵临城下,明王朝有惊无险,居庸关也未曾失守。但到了崇祯十七年(年),李自成农民军直驱军都陉,视居庸天险为无物,为何?史料载,二月底李自成攻至居庸关,总兵官唐通出关迎战,三月六日,监军太监杜之秩献关投降,唐通腹背受敌,亦降。李自成顺利拿下京城北大门,崇祯帝已无力回天。

难怪顾炎武老夫子谈及此事时无限感慨:“地非不险,城非不高,兵非不多,粮非不足也,国法不行而人心去也。”

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民心似水,水可载舟,亦可覆舟。天下之大,不知有几多险阻,关山为险,江河为险,均不抵人心为险。崇祯帝面对三尺白绫,心中不知多少悔恨,城破之时,满朝文武竟无一人挺身而出,“诸臣误朕也”!

俱往矣。雄关依旧在,往来任感慨。

太行山无言,军都山无言,居庸关做证。一个朝代的兴替,一个政权的兴衰,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契丹人的辽国如此,女真人的金国如此,蒙古人的汗国如此,大明江山也未能脱此窠臼。更甭提还有李自成的大顺,还有无数的前赴后继者。

倒马关早已杳无踪迹,紫荆关也只剩断壁残垣,惟有居庸关,雄姿不减当年,尽管留下的只是个躯壳。后人凭吊此关山,每个人恐怕都会有不同的感慨。(完)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jiubiyinga.com/sqbc/9768.html
热点文章

  • 没有任何图片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任何图片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Copyright © 2012-2020 救必应版权所有



现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