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day
新手妈妈
育儿指南
刚出生的婴儿该怎么睡?
怎么穿?怎么吃?
……
以上问题新手妈妈们是不是感觉无所适从?
不急~不急~
今天就和大家分享新生宝宝的护理要点
快用小本记下来吧~
坚持母乳喂养
母乳是新生儿宝贵的天然营养品,它不仅营养丰富,而且质和量可随婴儿生长的需要自动做出相应的改变。更为可贵的是它还含有多种抗病物质,能够帮助婴儿抵抗许多常见疾病,是任何代乳品都无法替代的。
用正确的姿势抱婴儿
宝宝的脊柱还未发育完善,不正确的抱姿会损害宝宝健康。新手妈妈们在抱宝宝的时候应该护住头颈和背部,让宝宝的头颈部枕在自己的臂弯里,用小臂和手腕托住宝宝的背和腰部,另一只手绕过宝宝,从下托住小腿和屁股即可,尽量避免竖抱。
合理穿衣
妈妈们不能给孩子穿“过多”的衣服,否则散热不良会引起体温升高和胸背部出现白色透明的疱疹,俗称“白痱子”。对应的季节给孩子穿适宜的衣裤就行了,也不要让婴儿全裸身子,以防婴儿稚嫩的皮肤受损伤。
衣服选浅色、纯棉、连体款
宝宝的衣物最好选浅色的,这样可以避免染料给宝宝的健康带来危害;衣物的面料应当选用纯棉质地,这样吸水性和透气性更佳;另外,连体衣是这个阶段宝宝的最佳选择,因为可以防止小肚子外露,避免受凉。
充足的睡眠
刚出生不久的婴儿,一天中绝大部分时间都在睡觉,因为良好的睡眠是保证小儿体格及神经正常发育的必要条件,所以妈妈们需要为孩子创造舒适的睡眠环境——春夏防蚊虫、秋冬注意保暖;常给孩子变换睡姿,以免婴儿身体某一部位因长时间贴在床上不通风而生痱子;不要拉窗帘,留点自然光让宝宝学会分清白天与黑夜;以及睡眠时间至少20-22小时等~
勤洗澡
洗澡能减少和减轻婴儿患皮肤疾病的概率,如新生儿皮炎、新生儿湿疹、尿布皮炎、臀红等。洗澡还能增加孩子的食欲,促进生长。因此,婴儿一日洗澡2—3次是必要的,水温控制在38~42℃左右。
勤抹婴儿油
很多宝宝的蜕皮、干裂等皮肤问题其实都是因为过于干燥而引起的,这时候妈妈要为宝宝做好保湿的工作啦~每次洗澡过后可为宝宝全身涂抹一遍婴儿油,以防止皮肤水分的流失。另外,如果室内开了空调,注意调节房间湿度。
预防感染
护理婴儿时,要注意卫生,在每次护理前均应洗手,以防手上沾染的细菌带到婴儿细嫩的皮肤上面发生感染。
脐部护理
脐部无明显感染症状时无需消毒,保持清洁干燥即可。注意每日评估脐带残端有无渗血、渗液,脐周皮肤有无红、肿、异味等异常征象。
发烧不能捂着
婴儿发热时,若体温未达38.5度最好不要服用退热药,可以尝试物理降温,包括多饮水、温水浴、退热贴等。只有体温超过38.5度,才需用退热药物,服药的同时多喝水,这样才能增加皮肤散热、排尿等,从而达到控制体温的效果。
发热时千万不要给孩子捂汗,会导致体内水分经皮肤丢失,严重可能出现“脱水”现象。
腹泻慎用抗生素
70%~80%的婴儿腹泻几乎是由轮状病毒引起的,它跟其它病毒一样,不怕抗生素,使用抗生素只会适得其反,对于轮状病毒引起的腹泻,只要做好补液,大多数患儿即可康复。
生理现象
所谓的新生儿“马牙”、女婴出生后数天内阴道有粘液或血性分泌物、红尿、乳房肿大、红斑、色素斑以及生理性黄疸(出生后2-3天出现)等现象过几天就会自然消失,不必特殊处理。如果时间较长或有其它不良反应的,医院检查。
四肢抖动不是抽风了
婴儿大脑发育不够完善,对下级中枢的抑制能力较弱,常出现不自主和不协调的动作或睡眠时会因突然抖动而惊醒,以上现象父母不必担心,这不是病态,是正常现象,慢慢可以随孩子的增长而消失。
正常溢乳误会呕吐
新生儿胃贲门括约肌松弛,幽门括约肌相对较紧,胃容量小(约为30~60毫升),胃呈水平位,故易发生溢乳。喟奶后应将新生儿竖起,轻拍后背,排出咽下的空气,然后取右侧卧位,枕头高3~4厘米即可。少量溢乳属正常现象,不应按呕吐治疗。
婴儿喂药护理
用小勺将药液放在舌根部,让其自然咽下,切勿捏鼻灌药,以防药物吸入气管而发生呛咳、窒息。
婴儿夜哭预防
宝宝夜哭是因佝偻病引起的。妈妈们一定要多带孩子出去晒太阳,做适量的户外运动,提高宝宝免疫力,建议宝宝满月后即可服用鱼肝油;
肠痉挛引起的腹痛。这种情况宝宝哭了,妈妈们要多注意按摩宝宝腹部,帮助宝宝消化饮食;平时要让宝宝单独睡婴儿床,最好不要和父母同床睡,因为大人身上有很多微细菌,宝宝的抵抗力太弱,还不能免疫这些微病菌。
作为新妈妈
经历了怀胎十月的辛苦之后
看到可爱的小宝宝心里肯定十分欢喜
但宝宝的护理和喂养细节都需要格外注意
我们一起探索,一起学习
让宝宝更加健康地成长
-END-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