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上午,我市举行“奋斗百年路启航新征程”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周年系列新闻发布会第八场——湘赣边区域合作示范区建设专场。
本次发布会,是这次系列新闻发布会的最后一场。发布会上,市农业农村局党组书记、局长、湘赣边专组办公室主任李建军就我市在推动涉农重点项目建设、促进湘赣边区域城乡融合发展等方面取得的成效和工作思路进行了发布。
湘赣边区域位于湖南、江西两省交界地带,是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的重要策源地,是中国人民军队的重要建军地,覆盖了湘、赣交界的24个县市区,其中涵盖了我市的汝城、桂东、安仁、宜章4个县。年,湘赣合作纳入了湘赣两省政府工作报告,标志着共建湘赣边区域合作示范区正式启动。
市农业农村局党组书记、局长、湘赣边专组办公室主任李建军:“将湘赣边区域合作示范区建设成为全国革命老区推进乡村振兴的引领区、多省交界地区协同发展的样板区、绿色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的创新区、城乡融合发展和产业转型发展的先行区。”
三年来,在党中央、国务院坚强领导和国家相关部委大力支持下,通过两省各方努力,湘赣边区域合作示范区建设的力度、广度、深度不断拓展,取得了较好的阶段性成果。
我市对标国家和省里相关文件精神,立足郴州高质量发展实际,高标准编制了《郴州市推进湘赣边区域合作示范区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年)及年工作方案》,从顶层设计入手,强化战略谋划,发挥政策体系的支撑作用。(做包装)《三年行动计划》明确了交通基础设施联通工程、红色文化旅游提升工程等十大重点工程,确定了十大类个子重点建设项目,总投资.85亿元;其中,年全市计划实施的重点建设项目有96个,总投资.49亿元。《三年行动计划》从共建共享的高度,明确了财税政策、园区政策、投资政策、用地政策、金融政策和对口帮扶政策,既有民生举措,又有产业支持,形成了独具边区协同发展特色的政策体系。
我市湘赣边区域合作示范区建设的主要目标是:力争到年,湘赣边区域合作示范区综合经济实力明显增强,互联互通的综合交通网络基本成形,红色文化保护传承成效显著,优势互补的现代产业体系初步构建,城镇化发展质量明显提升,城镇化率与全市平均水平差距明显缩小,乡村振兴和生态建设取得突出成效,基本公共服务水平明显提升,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的底线,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到年,湘赣边区域合作示范区人均主要经济社会指标接近全国平均水平,城镇化率接近本省平均水平,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位居全国革命老区市县前列,初步形成科学有效的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新模式;到年,湘赣边区域合作示范区基本建成主体功能清晰、基础设施完善、产业发展协同、生态环境优美、公共服务均等、人民生活幸福的革命老区振兴发展先行区。
本台记者安乔:“请问湘赣边区域合作示范区建设,中央、省有哪些具体的专项资金扶持呢?”
市发改委党组成员、总经济师唐安杰:“年我市争取了专项资金万元。今年2月份,市发改委牵头组织湘赣边4个县积极申报争取省预算内湘赣边区域合作专项资金,年我市已获得专项资金支持万元。”
下一步,我市将重点抓好“湘赣红”区域公用品牌的打造,通过深入挖掘“湘赣红”文化内涵,全面开展品牌宣传,提升品牌的美誉度;对标“湘赣红”质量技术标准,提升品牌品味度。按照“1+N”思路,郴州片区4县每县至少培育1个“湘赣红”特色农业品牌,努力将“湘赣红”品牌打造成全国生态精品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让区域内优质农产品从同质化竞争向以品牌为引领的产业融合发展、区域融合发展转型。
市交通运输局党组成员、总工程师郭福波:“促进沿线矿产、水、森林、农产品、劳动力资源开发利用,为区域经济发展和产业布局拓展更大空间,使郴州市沿线5个县市区余万人口直接受益。”
市农业农村局党组成员、副局长阳桂元:“加强与粤港澳大湾区对接,建好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产品郴州配送中心,鼓励‘湘赣红’品牌农产品通过大湾区销售平台进行销售。”
记者:周子恭安乔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