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问,只有武汉人能边走边吃么?
在东北读书的武汉人答曰,经常被朋友笑称“吃一口面,喝两口西北风。”
西北朋友哭诉曰,上次回家在路上习惯性地边走边吃,被妈妈打一顿打骂。
南边的朋友回答:“步子太大,张不开嘴。”
而一个武汉老杆想说,如果不能把“迈开腿,张开嘴”锻炼成一种生理反应,怕不是随时会被开除汉籍。
虽然武汉人吃功了得,但我内心突然一个疑问油然而生。
武汉人边走边吃这个特殊技能到底有多强?
带着这个疑问,届“武汉人边走边吃测试”我先冲了!-这都不行,我立马改身份证所在地!-
行如风,也要吃得稳。
测试入门不如先来点简单的单品热身,如果这都翻车,我当场开新闻发布会宣布放弃“武汉人”身份!
初级单品,无需测试,看我一步到位。
如果要选一种食物作为武汉走边走吃的代表,那热干面和牛肉粉必有一战。不管你有身价多少,吃得好在早上就是顶破天的头等大事。不管太阳有多毒辣,不管道路有多崎岖,一碗热干面蛋酒的标配足以让上班路上的武汉人,以2m/s的匀速大汗淋漓地前进。作为过早level1,翘起胯子⑦和铆倒赶路嗦是武汉人的两种必备技能。一边嗦粉,一边走路,汤面不洒的同时还往嘴里以鬼畜速扒上几口不过只是基本操作。早年间,武汉人在公交车吃热干面嗦粉的历史已成传说。当时尚在新手村的我,只能一手挽着扶手,一边吃面。但更有大佬凭借稳定下盘,在摇晃的车厢里能让牛肉粉一滴汤汁不漏,堪称“公交车的神”。而在如今,只能在骑车上学的学生伢身上,找到解放双手过早的神技。武汉人仿佛有第二双眼睛长在头顶,两不耽误。豆浆烧麦糊汤粉,面窝油条小米粥,不管有汤无汤,不管老弱快慢,永远滴水不漏。简单来说,如果身为武汉人这都做不到,那就真的是面子掉得大。打开雪柜,拿出一支冰淇淋,撕开包装袋,连续咬下好几口,才是夏天最快乐的奥秘所在。不在路上快速恰完一根,就是最后单手变成巧克力糖浆雕塑的下场。
无论贵价的钟薛高,还是平民价的可爱多,在短时间的路边海塞中似乎没有什么太大差别。
不会吧,不会吧?不会真的有人爱坐着优雅嗦玩半支冰淇淋,再把化了的一半丢到垃圾桶吧?无法正常吃饭的打工人总有一百种在便利店解决饥饿的办法。无论饭团关东煮,或是便当三明治,边走边吃永远是没时间吃饭的最后妥协。爬楼梯、障碍穿越、竞走……对于武汉打工人而言,有什么是不行的呢?-有点意思,可以开始认真了-
因为我一直有着蛋糕砸地的恐惧,所以这一组的测试目标锁定到了万能甜食“蛋糕”身上。和一般盒子或碗装的小零食相比,小蛋糕的困难之处在于颠簸中如何保持平稳。
我立马冲去便利店,便利店买来的普通款三角蛋糕和冰乳酪蛋糕get√,办公室拉过来摸鱼的同事get√,掐准秒表,新一轮的测试马上开始。
接近米的路程,匀速前进的状态下到底能吃多少口?影响走路的速度了么?
『测试结果』1.全程大约花费33.3秒,两块蛋糕在狼吞虎咽下都被吃掉一半。2.在一勺一勺的挖掘下,三角形逐渐不再成为最坚实的结构。一顿操作猛如虎,拉拉扯扯中,失去支撑的蛋糕摇摇欲坠。冰乳酪的蛋糕解开封印,就开始如脱缰野马,开始原地火化。/在不只一次发生过的悲剧后,我身为武汉人的基因觉醒,下盘上盘都很稳无视了地心引力。蛋糕,真的洒洒水。在武汉凉拌菜的正确使用方法从来不是精致摆在桌上,撒着拖鞋边走边吃才最有滋味。毛豆边走边吃算是宵夜界的正统,但在走路中精准夹中和用舌头迅速剥豆仍算得上尖端技术。没有毛豆的夏天是不完整的,没有凉菜的夏夜是干瘪的。还是原来的赛道,还是原来的打表,我带着一盆毛豆和一双筷子重新回到战场。『测试结果』1.全程大约花费41秒,毛豆一共吃完7颗。2.边走边吃毛豆并不是一个大工程,如果筷子不稳的人可以直接穿戴上手套上阵,能获得进食加快的buff。/难度不上不下的毛豆放在这里刚刚好,不管是用筷子,还是用手套,在我眼里都是“开胃小菜”。夏日炎炎,没有什么比吃水果更能解暑的良药。今日准备一份荔枝和椰子,一个是扎手难剥型水果,一个是看看普通武汉人对“厚皮”水果的匹配度到底有多高。『测试结果』1.全程大约花费39.6秒,荔枝一共吃完4颗,椰汁喝完一小半。2.抱着个大椰子确实难以走快,尤其是作为小手星人,椰子在手中有种随时会逃跑的错觉。皮厚的荔枝就更为硬核,在几步路程的时间内,强行抠破荔枝不能不算一种勇气。随着汁水干涸而黏在手上,颇有一种大热天喝热茶的绝望感。/边走边吃,可。就我而言没什么难度,就是吃完要记得洗手。-拼了老命,不过如此!在一众试验结束之后,身边的同事大呼就这,同时表示自己也行。
听到这里,吃货君当下就冷冷一笑。
面对加量不加价的挑战,难度升级也照样能边走边吃。
薛定谔的漏油,毫无卵用的手套,永远不知道能不能摸出下一只虾的残渣……每一次吃小龙虾的过程中,总会有莫名其妙的大无语事件发生。不吃到满嘴流油,小龙虾总感觉吃不够。但陷于剥壳的双手能在极速前进的状态下,胜任本职工作么?『测试结果』1.全程大约花费47.8秒,小龙虾一共吃完4颗。2.事实证明,带不带手套没有任何区别。唯一不同在于,是做手部焗油还是做一次小龙虾味精油手膜。很难不相信,所有手套都是用仅透油的纳米材料制作的,能做到精准隔离。/一手拧下虾头,一手握住虾身的操作肯定无法在走路中实现。所幸用我三寸不烂之舌,“嗦”出虾肉。来点有挑战的好吧,下一关,下一关!端起自热火锅的时候,总会不由自主地想到“开水来了”的梗。滚烫的辣油下咕咚咕咚冒着沸腾的余温,喷射状的高温蒸汽,让人碰又不是,吃也不是。对于着急的武汉人而言,赶时间吃自热火锅就是自寻死路。『测试结果』1.全程大约花费40.7秒,在火锅中吃了2块土豆。2.全程烫手的我不得已只能垫了几层纸巾来隔热,不然先熟透的一定是我的左手。/可以说是吃得很艰难了,但只有“烫”这一个点,根本难不倒我。唯一让人让人绝望的只是留在衣服上的油渍吧。众所周知,没有卷饼的烤鸭是没有灵魂的。然而黄瓜丝、大葱、面饼加烤鸭的一套组合拳,完全无法在方寸之地中实现共存。于是聪明的我只好把所有配料塞在了一个盒子里,剩下的只能看我能不能在短时间内单手卷饼了。『测试结果』1.全程大约花费57秒,卷成功一个饼。2.由于需要实现单手托举的壮举,所以盛放的塑料盒需要用小臂抵住。一只手托起饼皮,一只手抄起配料往里塞,中途再蘸甜面酱,简直完美。/在最艰难的多线操作过程中,眼睛还需要盯着脚下,以免人毁饼亡。感觉很简单嘛~(其实拼了老命)/
经过几轮的强行测试,突然发现好像没什么是想吃而吃不了的。所以,想问问外地人为什么不爱边走边吃啊?是饭不好吃,还是饿得不够狠?问过一圈才发现,他们边走边吃好像要被diss。要么被说没点吃相,影响不好,要么被说是贪吃鬼附身,饿死鬼投胎。要么就是说对胃不好,容易吃进沙尘……怎一个惨字了得。武汉人的边走边吃能力不是天赋异禀,而是环境造就习惯。老码头的快节奏,历史遗留的习俗,造就了武汉人火急火燎的性格。又或者过早太神圣,街边摊太香,多等一刻都是对盘中物的不尊敬。只要端着碗东西,武汉人就仿佛加了一层“下盘稳定,身法飘逸,滴水不漏”的buff,俨然成了有点功夫傍身的武当派第n代正统传人。边走边吃的那一口,就是武汉人满溢的幸福感。▼EDITOR编辑太极虾
PHOTO摄影Laylow斑马小馒头
DESIGH设计Sitriyw
▼TODAYTOPIC今日话题边走边吃最有味的是什么??????????????????????????????????????
▼PREVIOUSARTICLES往期回顾它想开了,武汉人的夏天就来了!
武汉高校,招生简章帮你做好了!▼PRODUCED出品武汉十点半文化传播有限公司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