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这个咨询案例,跟大家聊聊怎么做决策。问题如下:
君哥好,冒昧打扰您了。现在有个选择让我非常困扰,请帮忙解答一下。
1、现在的问题:是选择留在北京还是回xx(某三线以下城市)老家。
2、产生这个问题的原因:92年,在北京7年,没有对象没有积蓄,9月23号刚入职某大厂,非常大的压力非常强的节奏加上频繁的接近凌晨的加班,产生了换工作的想法,但是简历投了一个月,面试电话寥寥,又想想现状和以后,觉得时候做出选择了;
3、困扰:不确定自己到底想要什么或者怎么选择可能才是“对”的,在北京吧,感觉现状很难,即使换一个相对轻松的工作,但未来可能更难;回家吧,还是有些不甘心,加上工资等巨大落差,没法轻易下决心。
我也大致列了下北京和回老家的各种情况对比,但是还是没法做决定,希望您可以帮忙指导下。以上,是同学的问题。我从三个方面跟大家聊聊决策。第一,我想先说说这个同学之所以决策困难,问题出在哪。
第二,进而就要说,应有的决策路径是什么。
第三,我会给出“如果我是她”,我会怎么做选择的结果。
分别来说。
第一,这个同学之所以决策困难,问题在哪里
三点问题。
问题1:没有进行核心价值排序
价值排序,就是首先要问自己,在自己心中最重要的是什么。或者说,我们做一个选择,要看自己最不能接受啥。
做决定,要看“下限”而不是“上限”。
下限,就是你不能接受的东西,就是你个人无法说服自己的东西,就是你自己的红线。只要超过红线,不管上限有多么的诱惑,都不要选。
在你心中最重要的,就是你的“下限”。有了这个主心骨才能用它帮自己做大方向的选择。
如果你在找另一半的时候,对方经济能力ok,但是对你很冷漠,而你完全受不了冷漠。那你就不要因为经济因素选择这个人。
如果不能接受父母年老的时候你不在身边,你必须要回到自己的城市,为了让自己不后悔,那就回老家去,在回老家的基础上再接着想自己的发展。
因为,上限的东西,很快都会习以为常。而下限的东西,会让你长期难以接受。从而影响你的长期幸福感。
这个案例中的同学,还特意做了一个表格分析不同城市的优势劣势。但,这些都是边边沿沿的东西。
真正重要的是,那个不可辩驳的,对你而言最重要的是啥。找到这个才能接着往下想细节。
明白自己想要什么,明白自己要放弃什么,躁动的心就平静下来了。
问题2:对未来的评估不具体
这个同学列出来的情况对比里,有一栏是“以后”,她简单描述了以后留在不同的城市会发生啥。
但这些描述不够具体,不够量化,不够可视化。
对未来更具体的评估是这么描述的:
如果想在北京安家长期生活,有两条路可走。第一,要不跟一个北京本地人结婚,安家。第二,要不自己努力买房结婚拿户口。
这两个选项,哪个都不简单。第二个选项尤其难,可以说巨难无比,超级地狱副本难度。首先你在30来岁想买套上车房,你得有购房资格,你还得有钱,如果你没家里帮忙,意味着你从25岁起,年薪怎么也得60w吧,刨去开销还能攒出来一个首付。这已经超级难了有没有。
但是更难的还在后面,户口更难。因为你要生孩子的话(大概率的),没户口咋上学。这玩意都不是简单的钱能解决的问题了。有的互联网大佬都抱怨没户口孩子没法上学,你说你一个普通人怎么搞定。
国际学校不用想了,你不够钱。不能光看一年几十万的学费,不是咬咬牙就能上那么简单,各种活动花费巨大。基本就是杉菜道明寺那个状态。
如果第一个选项和北京人结婚。这怎么说呢,一来看缘分,二来得看你的能力。咱实话实话,一线城市多多少少都有些排外,北京也不例外,如果你没有突出能力,为啥要选你。
比较理想的情况,就是你出钱出房,人家出户口。这属于经济上的对等。再加上俩人情投意合才行。
如果你都不太行,年龄又比较大,生活圈子还封闭,大概率就不能留在北京。
你得把未来的可能性,描述的无比具体,才能刺破那些模模糊糊的泡沫。
同理,如果你要回到小城市,你能不能具体的描述一下,未来20年,30年,一定会遇到哪些问题,以及你能不能接受?
评估具体,才能头脑清醒,才能尽早做出理智决定。
问题3:信息不充分
这个同学在问我这个问题的时候,从一开始,给出的就是一道选择题。
但事实上,每当我们遇到选择的时候,都要有意识把选择题变成填空题。
也就是说,除了现在的选项,还有哪些其他好选项?
如果北京很难留,如果回老家会再无奋斗机会,那还有没有其他选项,很显然是有的。现在出现了一批人口净流入的网红新一线城市。
连杭州、南京都属于旧一线了,你可以去看看长沙、成都、西安。那里的房价还可以接受,我用小绿app查了一下,来万都有的选。
这些地方互联网环境ok也有不少政府扶植政策,有年轻人流入,就有活力。选择一个和自己老家不那么远距离的新一线城市,也是一个好选择。
或者你没想过这些新选择,或者你知道这些选择,但是没对具体信息进行更深入的调查。如果你信息不充分,对这些城市的房价、就业情况了解不深,那肯定不会贸然前往嘛,特别是年龄相对比较大的时候。
所以,要有意识给自己扩大优质选项,要获取更多信息。这样才能让自己有机会做出适合自己的理智选择。
第二,应有的决策路径
上面说完这个同学在决策时候的问题。现在我们再来说说应有的决策路径。
决策路径是:
1.找到价值排序第一位,即,要明确自己的红线是什么,自己最不能接受啥;
2.围绕着自己的价值排序,结合自己的能力圈,给自己设定高中低三个选项。高的是最好的结果,中档是可以接受的结果,低的是托底的结果。
3.给自己扩大优质选项,充分调查信息,找到可能性;
4.找到最能信任的,有真才实学的过来人,帮自己纠错。
5.目标明确,行动。
第三,如果我是她,我会怎么做选择
我们就直接按照上面提到的决策路径在做实际演练。tip:以下是在我的个人价值基础上做选择的过程。
1.找到价值排序第一位,即,要明确自己的红线是什么,自己最不能接受啥;
我最不能接受的第一位是,我不能接受一眼看到50岁的自己。所以对我最重要的是,我不能过一成不变的生活。坚信自己过的好了,才能遇到同样好的人,结婚不着急。
我最不能接受的第二位是,我不能接受远离父母,我希望有天伦之乐,我希望能和父母有长久的陪伴。
2.围绕着自己的价值排序,结合自己的能力圈,给自己设定高中低三个选项。高的是最好的结果,中档是可以接受的结果,低的是托底的结果。
最好的结果,在北京痛定思痛,发展事业,能找到有缘的北京本地人结婚。在更有能力的时候,在北京购置房产,父母来了有地方住,想回家也能回。
中档结果,离开北京,在离老家不远的新一线城市发展,购置房产。后面路径和上一点一致,只是换了一个难度低的城市。
托底结果,回老家。利用互联网尝试干点事儿,努力挣到一线城市的薪水,花着n线城市的消费。
3.给自己扩大优质选项,充分调查信息,找到可能性;
这条不细说了,要做的调查,就是去看过上自己理想生活的人,他们是谁,他们在做什么事情,靠啥挣钱,找到那些明确的目标和路径。
这个调查可能要花上几个月时间,但是这时间花得值。
4.找到最能信任的,有真才实学的过来人,帮自己纠错。
找到过上梦想中生活的人,去付费询问,他们现在的现在,实现自己目标的路径,他们现在的痛苦,都遇到了哪些坑。用过来人的经验帮今天的自己做选择。
可以试错,但是拒绝犯错。犯错就是明明别人走过这条路,有经验可以借鉴了。但是这些信息不懂得去获取,非得真金白银再搭上时间自己去犯错。
5.目标明确,行动。
行动的时候,就记住一点:像咱们这样的没有啥资源,没啥背景的屁民,真的不允许那么多事情消耗自己,我们的精力要用在刀刃上,用在改变自己的生活上,用来走出泥潭。
以上,是关于如何做决策的思维过程,供参考。
谢谢大家阅读。如果文章对你有帮助,点个“在看”,或者分享到朋友圈吧。
平时不开赞赏,攒到每个月月底发最后一篇的时候,收个冰棍费就好了。我们全家都爱吃冰棍。
——————————————————如果你想找我学习、聊天,解决成长过程中“没人带”的问题,有两个方式:1.训练营让我变成你的私人教练。不在课程中教方法,在动手中教方法。训练营:「职业规划训练营」;「陪伴式咨询服务」2.加入我的知识星球。福利包括不限于:1、在星球可以向我提问。职业的、成长的、重大决策、困惑,都可以;2、目前已有14个课程系列,合计课时的知识整理(持续更新);3、在星球里分享每年不少于0条高质量思考;4、一起做复盘打卡、健康打卡,找到同频好朋友;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