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首发
金角财经
作者
塞尔达
近日,贵州茅台发布了年三季报,前三季度实现营收突破亿元,归母净利润突破亿元,均是历史上首次。
不过,亮眼的财报数据并没有逆转贵州茅台在资本市场的颓势。
10月19日,三季报发布前一日,贵州茅台股价已经暴跌了5.67%,创年11月以来单日最大跌幅。随后三个交易日,“亮眼”的业绩数据也没有为其股价带来多大提振,暴跌后的失地迟迟未收复。
股价低迷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市场因素,如北向资金大幅减持贵州茅台,也有大环境疲软下,投资者对消费概念的担忧。
但更重要的是贵州茅台自身因素。三季度,它的增速已明显放缓;通过联名瑞幸和德芙的“年轻化”故事也褒贬不一,既面临稀释品牌价值的争议,也被戏称为“玩成料酒”。
此刻的贵州茅台,正站在十字路口,市场需要它拿出更具说服力的措施来稳定局势。
日均盈利近2亿
年前三季度,贵州茅台实现营业收入.68亿元,同比增长18.48%;归母净利润为.76亿元,同比增长19.09%。
这是贵州茅台历史上首次在前三季度营收突破亿元;同样也是首次归母净利润突破亿元,以此计算,该公司每天盈利约1.85亿元。
此前,茅台将今年营收增速目标设为15%,而前三季度的营收增速已经超过该目标3.48个百分点,加上紧邻春节的四季度旺季,实现预设目标压力不大。
分产品看,年前三季度,贵州茅台系列酒实现收入.94亿元,同比增长24.35%,高于茅台酒17.3%的增速。机构分析认为,系列酒增长预计主要由茅台贡献增速。
近年,出于营收增速放缓和加快产品结构优化升级的考虑,贵州茅台推出零售指导价为元/瓶的茅台,欲填补茅台千元价格带空白。到了今年,贵州茅台更是不断向产品倾斜市场资源,加大推广力度。
在5月19日举行的业绩说明会上,贵州茅台副总经理王晓维曾表示,今年茅台销售目标要达到亿元左右。据中泰证券研报,渠道反馈今年茅台品鉴会、宴席、户外广告等市场活动的数量和质量要求明显高于去年。
分渠道看,贵州茅台直销占比也进一步提升。
前三季度,贵州茅台直销渠道收入为.1亿元,同比增长44.94%,这一数据远高于批发渠道收入增幅,从而带动公司直销渠道收入占营收比例从年的39.79%,提升至今年前三季度的44.75%。
强化直营渠道是贵州茅台近年战略重心,其董事长丁雄军上任后推出的“i茅台”,数据表现亮眼。
前三季度,贵州茅台通过“i茅台”数字营销平台实现酒类不含税收入.71亿元,同比增长75.74%;此外,上半年,i茅台用户已超万人。
酒水行业研究者欧阳千里认为,在茅台产能无法实现大规模增长的前提下,唯有不断提升直销占比,才能保持业绩的高速增长。
营收增长也拉动营业利润提高。
前三季度,贵州茅台实现营业利润.71亿元,同比增长18.09%,营业利润增速创近年新高;-年前三季度,贵州茅台营业利润增速分别为10.79%、10.5%、16.86%。
其中,营业收入带来的核心利润为.68亿元,占营业利润比例高达95.35%,同比增长19.59%;这个增速同样创了近年新高,-年前三季度,贵州茅台核心利润增速分别为11.28%、9.78%、16.52%。
“攒钱”能力相对平庸
同样大增的还有现金流数据,前三季度,贵州茅台经营现金流净额超过亿元,同比增长%。
贵州茅台在三季报中表示:“主要是本期公司控股子公司贵州茅台集团财务有限公司存放中央银行和同业款项净增加额减少及销售商品收到的现金增加。”
这也使得贵州茅台的核心获现率(经营现金流净额/)回到70%以上,达到71.63%,远高于去年同期的16.12%,也比-年的66.65%和55.05%高,略低于年同期的73.39%。
尽管核心获现率同比大增,但70%左右的数据也说明,相对贵州茅台亮眼的“盈利”数据,这家公司的“攒钱”能力还是要逊色不少。即使把税费因素考虑在内,贵州茅台还是有很大比例的“盈利”没有变成真金白银到钱包里去。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张新民认为,一家公司如果说是比较“攒钱”,或者说现金流数据比较理想,核心获现率应该在%以上。
横向对比看,贵州茅台核心获现率反映出来的“攒钱”能力,在A股中也难以体现其“股王”成色。
由于不少公司还没有发三季报,这里以中报数据为参考。年上半年,贵州茅台的核心获现率为63.84%,略低于A股中位数66.53%,在多家A股上市公司中排第名,只能说是中规中矩。
即使放在白酒行业里看,贵州茅台的核心获现率也不算高。还是以今年中报数据为例,贵州茅台的核心获现率在白酒行业中排第6,略高于行业中位数52.39%。
这显然与贵州茅台“股王”和“龙头”等传统印象有出入,因为类似贵州茅台这种行业龙头,往往在整个产业链有着同行们无法想象的巨大优势,赊购和预收款的情况会非常好,经常是未实现“盈利”前,先把钱“攒了”,从而推高核心获现率。
通过跨行业的巨头公司业绩对比可以发现,今年上半年,比亚迪的核心获现率是%,宁德时代是.3%,美的集团则是%。
然而,贵州茅台核心获现率反映出来的情况却是相当一般,这或许意味着贵州茅台尽管“盈利”数据看起来很亮眼,但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攒钱”。
增速放缓,股价暴跌
从单季度看,贵州茅台当季的增速已有所下滑。
三季度,贵州茅台单季度营业收入、归母净利润增速分别为14.04%、15.68%,相对于上半年均超20%的同比增幅,下滑明显。
奶酪基金经理庄宏东认为:“一方面,二、三季度属于白酒行业的相对淡季,且从茅台的历史业绩看,三季度也曾出现过单季度增速低于其他季度,甚至个位数增速的情况。”
“根据我们调研,由于茅台上半年发货偏多,导致增速更快,但参考历史数据,茅台的全年业绩增速通常高于当年年初的财务预算指引,因此今年依旧有望实年初制定的增长目标。”他表示。
除了季节性因素,贵州茅台三季度增速放缓同样受经济大环境的影响。
欧阳千里分析认为,受经济下行风险的影响,商务消费受到影响,必然导致商务消费主选酒受到影响,再加上商务消费放缓,部分商务人士选择使用囤酒消费,而非新购酒消费,从而影响贵州茅台三季度数据表现。
悲观情绪也反应在股价上。
10月19日,贵州茅台三季报发布前一日,公司股价下跌5.67%,创年11月以来单日最大跌幅。随后三个交易日,“亮眼”的业绩数据也没有为贵州茅台股价带来多大提振,暴跌后的失地迟迟未收复。
截至10月24日,贵州茅台股价为.95元,相比7月31日的年内高位元,已经跌去了15.1%,市值在三个月不够的时间内蒸发了近亿元。
股价下跌的原因,一方面是市场看衰消费概念,导致在传出茅台业绩增长放缓的消息后,市场表现出悲观情绪;有分析人士认为,市场对大消费概念预期较低,作为消费股的代表,贵州茅台自然受到的影响较大。
另一方面,贵州茅台股价低迷,也有被北向资金抛弃因素。
Wind数据显示,10月19日暴跌当天,沪深港通持股贵州茅台股份数量减少93.2万股,按照当日收盘价计算,北向资金减仓资金超15亿元。当日,沪深港通持股贵州茅台数量为.59万股,相对于9月1日的.84万股股份,减少了.25万股。
此外,据贵州茅台三季报,该公司第二大股东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持股.31万股,相对于半年报中的.49万股,减少93.18万股;此前,该股东在第二季度也减持了.7万股,减持比例为0.26%。
种种不利因素下,在三季报发布后,大型券商也下调了贵州茅台目标价。
海通证券把贵州茅台股价目标区间下调至.7-.82元,在今年8月初的预测中,这个区间范围是.6-.97元,最新预测区间的上限价格,要比两个月前预测的区间下限还低;招商证券目标价则由2元下调至元。
不过,中金公司和安信证券依然维持目标价不变,分别为元和元。
对于股价下跌,贵州茅台回应称,公司已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jiubiyinga.com/gnzz/164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