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救必应 > 救必应功能主治 > 正文 > 正文

中共兖州地方历史讲座之六兖州人民的支

  • 来源:本站原创
  • 时间:2021/8/29 13:13:39

兖州人民的支前工作

年夏,华东野战军山东兵团,继昌潍大捷之后,又在津浦路徐(州)济(济)段进行了威震鲁南的兖州战役,解放了兖州等12座县城。此后,又发扬连续作战的作风,发动了济南战役,解放了国民党在山东统治的首府——济南。在此基础上,我华东野战军及中原野战军协同作战,在中央军委和毛泽东同志的领导下,进行了举世闻名的“淮海战役”,从根本上动摇了国民党的反动统治,奠定了中国人民解放军在全国范围内胜利的基础。在上述3次较大的战役中,兖州广大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以无私无畏的牺牲精神,全力以赴投入了支前工作。一方面参军参战,配合部队作战;一方面筹集粮食、饲料等军需物资,支援前线。同时清剿匪特,安定社会秩序,恢复和发展工农业生产,为全国人民的解放事业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一、兖州战役期间的支前工作

年6月20日,我华东野战军山东兵团第七纵队及鲁中部队即开始包围兖州。第九、十三纵亦同时进入兖州周围地区,准备打击增援兖州之敌。从此开始,滋阳县工委、县政府领导全县广大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全力以赴地投入了支援兖州战役的工作。

支前担架队

当时的支前工作,面临着许多复杂的情况:1、滋阳县是新收复区,又是战场的中心,一些区、村基层组织尚未来得及恢复,全县仅有38名干部,骨干力量十分缺乏。2、当时正值春末夏初之际,也正是农村青黄不接的时候,加之日伪、国民党军队长期以来对兖州的骚扰掠夺,群众生活非常困难。3、数万解放大军突然进入兖州境内,而且调动频繁,对于保证部队粮秣供应确有很大难度。上述问题给兖州人民支前工作造成了很大的困难。为了支援人民解放军打好兖州战役,刚刚组建的滋阳县工委、县政府立即召开了紧急会议,县政府发布的第一张布告就是动员人民群众全力做好支前工作。

部队进入兖州时,适逢雨季,乡村道路泥泞难行,我军辎重如汽车牵引的榴弹炮、山炮等重型武器,在公路和乡村道路上难以通行。县工委发动群众日夜抢修道路,特别是部队经过的村庄,公路、大道两旁附近村庄的群众,男女老少一齐动手,把破砖、碎瓦、石头等搬运到路上垫道,前面垫道,炮车随后行进,使部队尽快到达目的地。

攻兖部队进入兖州地区后,保证部队的吃饭、烧柴、战马饲草等物资供应是急需解决的问题。数万部队的军需供应,尽管要靠鲁南、鲁中、滨海等几个地区供应,但是处于战场中心的兖州,所担负的任务则更为繁重。为了确保我参战部队的军需供应,县工委、县政府机关全体人员,都深入到基层,恢复建立各区的领导班子,广泛宣传发动群众,组织了由联防战士、民兵、农救会员参加的支前大军,提出了“一切为了前线,一切服从前线”,“前方需要什么,我们就贡献什么”等行动口号。当时的滋阳县工委、县政府都没有公章,只有县长刘明的两个篆字的杨木小戳,批条子、下通知、分任务,政令畅通无阻,各区、村见到批条、通知,要人出人,要粮给粮,要物给物。一时间,全县出现了“男女老少上阵,家家户户搞支前”的动人景象。部队忙于准备打仗,要挖堑壕,筑工事,经常来不及做饭,因此为部队加工熟食的任务就十分繁重了。全县广大群众,特别是妇女儿童夜以继日地推磨、推碾、摊煎饼、蒸干粮并及时送往部队。据统计,这期间全县供应部队面粉(含熟食).9万多斤,马料万余斤,马草72万斤,供应军鞋2.2万双。同时全县有人参加了解放军,参战干部人,出动民工名,大车余辆,小车辆,担架副,奔赴前方,支援前线。

支前民工

为了迅速攻克兖州城,尽量减少伤亡,需构筑大量的军事设施。在构筑各种攻城工事的过程中,许多群众不但积极帮助开挖工事,而且自愿将家中的门板、木料等大批物资器材送到前线。离城60余里的小孟、店子一带的群众,也主动把自己的门板卸下来连夜送到前线。在短短数日内,全县共筹集木料根,门板块,木板块,长杉木根,麻袋条,绳子余根,还有铁丝、席、篓、箔、桶、锯、锛、担子、凳子、床等大宗物资,有力地支援了兖州战役。

二、济南、淮海战役期间的支前工作

年9月16日至24日,华东野战军发动了济南战役。这次战役前后兖州的支前任务更为繁重。除参加兖州战役的部队在兖州一带休整外,又进驻了一纵、四纵及六纵、八纵的一部分人马。为了做好支援济南战役的工作,县委在六区的梁营召开了县、区、联防、村四级干部会议,布置实现“北打济南、南打增援”战略的支前工作。行动口号是:“一切为了前线战争的胜利!”“砸锅卖铁,倾家荡产,支援打好解放济南这一仗!”“打到济南府,活捉王耀武!”干部群众表示:“要啥给啥,保证完成任务。”县委把支前作为头等重要任务并做出决定:1、深入动员,加强干部群众拥军教育。2、健全支前组织。3、发展生产,节约备荒,以便更好地支援前线。

群众把粮食弹药运往前方

在济南战役前夕,全县每天需供应部队粮食20万斤。为了保证供应,县委把任务分配到各区:八区负责八纵,一纵一个师,粗粮1.8万斤,小米24万斤。七区负责八纵直属队,粗粮1.2万斤;二十师一个团(六大队)粗粮0.8万斤;四纵米0.4万斤,马料0.16万斤。九区负责一纵直属队,米3.5万斤,马料0.6万斤。三区负责四纵直属队及十二师,米3.6万斤,马料1.2万斤。二区负责一纵三师,米1.5万斤,马料0.5万斤。六区负责一纵十一师和十师两个团,米2.8万斤,马料1万斤。这样滋阳县每天供给部队粗粮10万斤,米及调剂粮11万斤。另外每天供应柴草:一纵柴8.3万斤,草2.9万斤;四纵柴10万斤,草4万斤;八纵柴6万斤,草3万斤。所有小麦、谷子都要加工成成品粮,有的还要加工成熟食。

年10月14日至18日,我野战部队南下,准备进行淮海战役,路经滋阳县。为了迎接大部队过境,按照上级部署,全县设置了3个粮秣供应站,并在5日内加工粮食50万斤,分别存在邴村站20万斤,薛家庙站20万斤,高家庙站10万斤。并按粮食四十分之一的比例准备干柴和饲料。到18日,全县共供应白面37.2万斤,小米14.7万斤,马料28万斤。

老百姓为部队做军鞋

年11月6日至翌年1月10日,我华东人民解放军及中原人民解放军协同进行了淮海战役。淮海战役期间,兖州人民在上级统一领导下,积极投入了支援前线工作。县建立了战勤指挥部,县长刘明任指挥,各区也建立了相应的组织。战役打响以后,支前队伍冒着枪林弹雨,夜以继日地为部队运送给养和军需物资。为了保证前线战士吃饱穿暖,全县妇女日夜不停地碾米磨面,做军鞋。据统计,全县仅两次较大的运输任务就组织大车余辆次,小推车多辆次,挑子副,计运送粮食余万斤。

此间,为了修复津浦铁路,保证部队军需物资运输,全县抽调万余民工,日夜抢修铁路,并在全县筹集道木根,电线杆根,大径圆木32根(修复铁路桥梁),使津浦铁路尽快恢复通车,保证铁路运输畅通无阻。

年2月5日,中共滋阳县委根据鲁中南区党委统一部署,组织了以县委书记黄逸宾带队的百余名干部,南下到浙江省,支援开辟新区工作。

“淮海战役的胜利,是人民群众用小车推出来的。”“最后一碗米送去做军粮,最后一尺布送去做军装,最后老棉袄盖在担架上,最后亲骨肉送他上战场。”这些广为传颂的故事和歌谣,生动反映了我们党同人民群众这种同呼吸、共命运的血肉联系。当年,兖州人民公而忘私,拥军参军的高贵品质,无私奉献,不怕牺牲的革命精神,将永远载入史册。我们一定要继承和发扬这种精神,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奋力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

(中共济宁市兖州区委党史学习教育领导小组办公室、中共济宁市兖州区委党史研究中心编)

NEWS

编辑:王雯审核:梁超终审:赵旭尚衍钊监制:刘建邮箱:

qq.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jiubiyinga.com/gnzz/1306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任何图片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任何图片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Copyright © 2012-2020 救必应版权所有



    现在时间: